各位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各位分享这次溧阳培训的心得。虽说是高三语文的教学研讨会,但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的大前提下,相信这样一次交流也会对高一高二的同仁们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次研讨会,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环节,一是两节公开课,分别是作文课《让作文多一点文化的馨香》和高三复习课《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概括归纳题》;二是溧阳高级中学的狄永兴老师的讲座《对高三作文复习的几点思考和认识》。就这两个环节,我会向大家传达一些研讨会必要的信息,俗称的会议精神,但更多的是谈谈自己的心得,如有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概括归纳的课,改变了唱独角戏的传统课堂,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注重审题、重点阅读,简洁有效,有归纳有训练。
对于这节作文课,其实我是有些遗憾的。由《古画之思》引起的对作文文化气息的营造的这样一种导入和过渡,我没有听到(由于大雾迟到了)。这位王老师的作文课很有新意,她旨在指导学生将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写作素材纳入到文章中去,新颖而又别致。从中国画的画面、画法、画风、画家,到戏曲的服装、动作、唱词、演员,到陶瓷的花纹、釉质、制作、匠人,王老师和薛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了摹形貌、述技法、塑人格的写作手法,从小口切入,增加作文文采。
想到自己的两节作文课《给议论文寻一个意象》《你的议论文为什么没有文采》。我们写议论文,议论的目的是阐述一种观点,讲清一个道理,而有些观点与道理,其本身很抽象,很深奥。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恰当运用条件、转折、因果、假设、比喻、镶嵌诗句等类型的排比,学生的议论文不怕没有文采!结尾也可大做文章,包括在结尾运用对偶作结,将文章的灵魂高度浓缩出来;运用顶针,使文章首尾相接,语言信息链条似的环环相扣;运用对比,突出鲜明观点。
排比是一种富有极大表现力的修辞形式。它可突出地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行文的气势,用排比进行议论说理,既可增大信息量,又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包括周於老师在内各位老师们也充分讨论,得出一些看法:
1、认为这是有趣味性和文化味的一堂课,学科间相互融合,充分解读了绘画、戏曲、陶瓷、梳篦等文化符号;这些专业化的、含有自己领域特征的素材,还包括古典诗词、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
2、小切口切入一定要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领域特征,才能将画、建筑、音乐这样的“语言”和人相结合,文章就有了专业性,超越了一般人的见识;
3、应该指导学生不光有一般素材的积累习惯,倘若追求高分,更要有专业素材的积累意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现在无时间阅读或泛阅读化的语文学习环境下,如何专业化阅读;
4、作文教学是很矛盾的,我们希望学生通过作文应该是个性的表达,却要用共性的方法来指导,有时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会限制束缚学生。
第二个环节是溧阳高级中学的狄永兴老师的讲座《对高三作文复习的几点思考和认识》。他的题目是《对高三作文复习的几点思考和认识》,作为近几年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的成员,狄老师总结了一下近年的作文情况。他认为近三年未发现特别好的试卷,议论文不死不活,记叙文上天入地;好作文最高分不是60是70,坏作文不是40是30,要拉开差距。
一、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五大启示:
1、贴近生活:如《小哥俩儿》,反映的是儿童日常生活,第一问就是家庭环境的提问,又如《圣诞节的回忆》,问的是生活状态,所以学生光需要答题技巧是不够的,更需要拥有观察生活的眼色;
2、有文化品位:近几年高考考察的文章篇目作者,如张籍、凌淑华、梁思成、龚自珍等都是名家大家,很少有重复的作家,文化品位比较高;
3、语言味浓:微语言、微层次(语言味),如汪先生治学为文的特点;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国际化”新建筑的内涵;
4、加入了江苏的元素(文言文),如袁枚《重到沭阳图记》、《汪容甫先生行状》等;
5、讲究书本味,如作文(教材导向)“语言”,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单元导读说到的就是语言的演变,建议高一高二应把教材学好,回归学习,着眼教材。
二、2018年高考作文透示的信息
狄老师比较欣赏的作文命题:天津《生活中有不同的器》、上海《被需要》、江苏《语言》,其他省份包括全国 卷,讲政治和家国情怀的趋势明显。
江苏卷命题的风格:1、语言精美、思维辩证、内涵深刻;2、贴近自我和生活、关注社会、保持和时代最密切的的联系;3、体现鼓励创新、彰显个性的时代特点——举例《忧与爱》。
三、狄老师眼中的2018江苏作文
这是一则切入现实生活的小材料,给考生的发挥提供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如何写好讲究三个关键:1、文章紧扣语言来写2、角度选择要小而巧3、能不能打开是成功的关键(语言的领域特征一定要充分展开、仔细玩味)
四、走好2019
1、老师角度:研究高考、多读书、学写下水作文
2、学生培养:分层教育,鼓励创新,平时作文训练一定要踏实,要创新,要有文学味
3、师生共同关注:核心素养,切准高考作文定海神针。
审题关键:
过好审题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处理好把握核心话题与彰显个性特点之间的矛盾。
高考吃香的三类写法:
1、现实指向性明确的文章,议论(现象短评、深入分析);杂论(书写自我、体现真性情)
2、一例到底的议论类文章,读书指向性、文学气息浓
3、叙议结合的散文性文章,知识性、生活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好的议论文标准:(有构思、有挖掘、有感情)
有独到的发现;
有小而巧的凝聚点
有生活气息,文字清新
好的议论文标准:(多观察、多思考、多读书)
有独到的见解;
切入口小、巧妙;
说自己的话,不罗列名人名言,用鲜活的例证,非拼凑名人的事迹;
有议论的层次、显示内在的逻辑;
文章明朗、实在、有内涵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