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新课程核心素养的真正培养,12月6日上午,常州二中与三中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探索”的主题之下,二中的张元宵老师和三中的李丽萍老师在文星楼二楼的白板教室开设了两节同题异构的对外公开课。除二中、三中多位地理老师外,还有泰兴二中、金坛一中、北郊、五中、新桥、横林、横山桥、洛阳、戚墅堰等多所高中20余位高中地理教师全程听课、评课,就两堂课所反应出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此次同题异构课,以高三一轮复习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课题,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区域间的联系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张元宵老师通过细致严谨的学案,首先与学生共同探讨案例学习的一般分析方法,构建原因、线路、影响的答题基本模式,然后组织学生举一反三,三个小组分别依据学案提供的资料分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概况、原因、影响。整堂课多媒体课件内容充实,教师将细节知识以追问的形式不断推出,师生形成良好互动,充分体现了张元宵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授课经验。?
李丽萍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将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作为堂课的主线,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及相关的资料,将西气东输的概况、原因、影响都落实在一幅中国地图上,用西气东输这个特例推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方法,强调了区域分析中一分为二、综合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然后再让学生迁移运用分析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整堂课教学过程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教学中对手机同屏技术的运用娴熟,将信息化技术自然融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综合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区域学习扎实有效。
两校联合对外公开课活动,不仅促进了各校教师相互学习交流,而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所有听课教师会有更多的启发。开课前的准备过程,两校教师尽心尽力的备课、磨课,展示了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陆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