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枕》教案
一、导入:
在必修二中,我们学习过人物形象塑造高手鲁迅先生的《祝福》,除了主人公祥林嫂外,另一人物鲁四老爷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T呈现鲁四老爷的形象特点。
鲁四老爷是一个思想极端陈旧保守、道貌岸然、虚伪冷酷、知识贫乏的封建设礼教的捍卫者形象。
提问:鲁四老爷的这些形象特点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
情节、语言、动作、神态等:对祥林嫂不幸遭遇的态度;书房(环境描写):以理学入门书籍充门面、《康熙字典》的“松散不成册”;祥林嫂的反衬:祥林嫂抗婚是对封简礼教的自觉维护,鲁四老爷沦为对赤裸裸的物质生活与人欲的追求、叙述者“我”的反衬(《孕妇与牛》中牛对主要人物形象孕妇的正衬作用)。
总结:PPT——人物形象可以从侧面描写(其他人或物的衬托)、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细节等)以及主要情节、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概括出来,另外还可以考虑人物的称谓。
因此,在小说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留意主要情节,也要关注作者塑造的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更要细细品读文本,从正面描写的几种手法中探究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概括时,不要忘记其身份,最好使用四字短语】
二、《绣枕》中大小姐的人物形象概括:
1、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脸热的酱红,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她低头看见自己的膈肢窝汗湿了一大片了。
动作描写:仍旧低头做活;大小姐停针打住说,她的脸上微微红晕起来;大小姐换线时偶尔抬起头往窗外看……只能摇了摇头算答复了。
神态描写:轻轻的显露一弧笑涡,但刹那便止;她不觉皱眉答;小妞儿见她默默不言,直着眼,只管看那枕顶片儿……她听到常常自己红着脸微笑……
语言描写:“怎么还有绣半只鸟的吗 ”大小姐似乎取笑她说。
心理描写:大小姐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
细节描写:吩咐小妞儿把那对枕顶儿立刻拿了来 ;大小姐只管对着这两块绣花片子出神……
【形象特点:专注绣活、憧憬未来、大家闺秀、深受封简礼教束缚、内敛不知反抗。】
2、侧面衬托:张妈与小妞儿的称赞衬托出大小姐的绣功高超;小妞儿的“跑”、“闪身”、“满头满脸的汗”等,反衬出大小姐的端庄知礼、沉静内敛,足见其受封建礼教影响之深;身份、见识等各方面都与大小姐有着很大差距的小妞儿被大小姐找去与其谈话,衬托出主要人物大小姐的精神孤独;小妞儿对于大小姐遭遇的懵懂不知与大小姐怅然失落的心绪形成对比,更深化大小姐在绣枕被糟蹋后的悲剧意味;小妞儿身份卑微,起初虽活泼自然,但最终仍然与大小姐一样,以专注于刺绣工艺为极大的人生乐趣。她与大小姐好比绣枕上的翠鸟与凤凰,虽出身、教养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同样成了封建礼教下的受害者。
【形象特点:绣工高超;精神孤独;希望落空,备受打击】
3、环境描写、主要情节、人物称谓
自然环境:
此时天气闷热;院子里盆栽的石榴吐着火红的花——大小姐绣枕的不易;象征着大小姐如花的青春,暗示大小姐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待的心理。
社会环境:
光阴一晃便是两年,大小姐还在深闺做针线活;上回算命的告诉太太今年你有红鸾星照命主;当晚便被吃醉了的客人吐脏了一大片;另一个给打牌的人,挤掉地在上,便有人拿来当作脚踏垫子用,好好的缎地子,满是泥脚印——幽闭的闺阁,事情发生已有两年之久却未受到半点消息;寂清、自持、克礼的闺阁生活与烂醉、滥赌的总长家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为大小姐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
人物称谓:
听说白总长的二少爷二十多岁还没找着合式亲事。 唔,我懂得老爷的意思了。“老爷”“少爷”“白总长”等不同的称谓暗示人物处于封建社会与新时期碰撞的特殊时期。 “大小姐”“小妞儿”:人物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有象征其身份的称谓,具有无主名的群像特征,表明这样的人物悲剧实则是属于一类人的。
总结:
大小姐是一个绣艺精湛、恪守礼教、精神孤独、向往美满生活、寄希望于嫁得佳婿但最终被白白糟蹋了心意、只能默默忍受、缺乏抗争精神的封建小姐形象。
三、小试牛刀
《素姑》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关注环境——院子里掉落的丝瓜藤、家中早已停滞的时钟、寂静幽深的大宅院、大小姐闺房桌子上的《漱玉词》;孟林太太、担水工老王的衬托作用;素姑这一称谓等。
12月6日,常州市第二中学与常州市第三中学开设了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为主题的校际公开课。我校语文组陈丹老师与二中的陈妤老师同题异构,开设了一节课题为《细读文本——小说阅读方法探析》的小说复习课。
两位老师都以文本细读为抓手,带学生找到原先被他们忽略的文本信息,既切合文本带学生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又在具体可行的方法指导下勾连答题技巧。评课专家贺克春老师称赞这是知识在场、技能在场、生命在场的两节高质量的课,是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真”课堂。他称赞两位老师上课之前充分的备课工作,称赞她们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他深情地说,这样的高三语文课堂是真正在学生的心里播种文化种子的课堂,是顺应学生生长天性,让学生自由、自主地成长的课堂。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文本中人物鲜活的生命、动人的情感真正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灵,这确是高三教学中两道靓丽的风景线。两位老师因为比较年轻,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与学生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同时,也因为年轻和经验不足,两位老师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贺老师对此提出殷切的希望,他说相信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两位老师一定会有更好的成长。
上一堂课很容易,但是上好一堂课实在太不容易。备课、磨课、改课、再试上、再调整,这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这些“折磨”,一次次调整、推翻的过程正是教师思路不断明晰、解读不断深入、对学生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上好一堂公开课带给一位老师的成长或许比其常态教学一年所得的收获还要多。
这次联合开课活动,学校教师发展处做了非常充分和详尽的工作规划,这让每一位开课老师都能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自己的开课进程。陈丹老师这次开课,得到了组内老师们的大力支持,组内老师于一周前,集体前往录播教室听课,课后为陈丹老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之后,陈丹老师又试上了两次,同样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课前指导以及课后评议。做三中的老师实在幸福,教师发展处尽可能多地为老师们的成长提供各种学习方式及平台,组内的老师们更是群策群力,一人开课,多人同时使劲儿!这次开课活动实在意义非凡。
文: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