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参会报道
艺术组 吴琛燕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与浙江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于11月28-30日,在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浙江省宁波市拉开了帷幕。
近千名全国各省、市专家、教研员,实验区的教师参与了会议,会议以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实施,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了专题报告、课例观摩等研究活动。
29号上午,开幕式在鄞州中学音王报告厅举行,与会的教育部、浙江省、宁波市等各级领导分致开幕词。接下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郭华、胡久华教授,上海市市西中学特级校长董君武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华师大崔允漷博士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改革》报告,以教学设计和教案格式为切入点,分享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性质、内涵,目标和意义,提出了“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深度学习设计、采用大单元备课、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探索学科典型学习方式、实施教-学-评一致”的指向性教学变革措施。
北师大郭华教授主要和大家探讨、讲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理论框架(基本特征)、四个形式要素。胡久华教授以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证,深入分析化学核心素养中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思维方式、以及以单元学习目标确立为教学出发点的整体规划方向和细则。
上海市市西中学特级校长董君武介绍了市西中学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思考和实践、用各种事例展示了他们的育人理念、卓有成效的实施方法。
29号下午,各学科分场开设了两节研讨课,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老师集聚一堂,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激烈、深入的研讨。音乐学科是由宁波市鄞州中学的何春芬老师开设的高一《热情》鉴赏课和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何妍倪老师开设的高二《槐话几时开》歌唱模块课,两节课老师都创新的运用了一些课堂活动和手段,引导和提高学生音乐歌唱和鉴赏的素养。课后,北师大教授,河南、云南省教研员就课堂教学目标、过程、提问、PPT等提出了新的参考理念、看法和建议,使得在会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此次宁波之行虽时间短暂,但是知识体量大,收获颇丰。另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教研网”在线观看会议及各学科上课视频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