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分散系的概念,能说出分散系的分类。
2、能说出胶体的性质。
3、能说出胶体的鉴别方法。
4、能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运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核心素养建构】
能够从微观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根据物质微观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
【自主学习1】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
定义 | ||
通电时的现象 | 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 | 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 |
实例 | H2SO4、 NaOH、Na2CO3、CaO等 | SO3、CO2、CH4、NH3、C2H5OH、蔗糖等 |
化合物类型 | H2O、 、 、 、 |
、 、NH3 |
2、电解质的电离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电解质的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例如:
NaOH__________________ CuSO4 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_________ BaCl2 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睿意平台上传有关实验视频和PPT等学习资料,课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学习1】
1、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导电?2、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3、铜能导电,铜是电解质吗?
4、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突破难点,或者暴露学生困难,以便组织讨论和讲解。培养学生小组协作意识和能力。
【课堂互动探究】
1、BaSO4、AgCl、CaCO3难溶于水,因此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2、CO2的水溶液能导电,CO2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3、电解质导电有条件吗?需要怎样的条件?导电的实质是什么?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什么?
5、试写出下列物质在稀的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HSO4
【课堂检测】略
【设计意图】运用锐意平台,使用答题卡答题,及时统计各题正确率,当堂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投影学生解答,相互评价,实现同伴互助。
【自主学习2】
二、物质的分散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其中 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容纳作用的物质为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分散系 | 溶液 | 胶体 | 浊液 |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 |||
实例 |
3、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 。
(2)吸附性:胶体的胶粒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沉降,因而常用于净水。
【小组学习2】
1、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区别胶体和溶液?
2、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明矾KAl(SO4)2·12H2O可用于净水?明矾有杀菌消毒作用吗?
【课堂检测】略
【设计意图】运用锐意平台,使用答题卡答题,及时统计各题正确率,当堂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投影学生解答,相互评价,实现同伴互助。
【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实际,对于化学概念教学,我采用如下模式进行教学:
借助睿意平台,可以上传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突破难点,通过课堂互动问题的设计突破难点。
睿意平台的使用,使得当堂反馈更加便捷、快速,同时更具有指向性。
【评课】
陆琴英:黄老师的课充分利用云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开展自我学习的过程非常到位,课堂检测也及时有效。这种利用“互联网+”的教与学方式值得推广。
陈丽珠:黄主任将云平台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前充分设计教学流程,利用云教学系统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