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三中、新目标
——记王鑫“开学第一课”《整体法与隔离法——板块模型》
9月2日下午,坐落在新堂路上崭新的三中,展开了新一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听评课活动。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组全体教师齐聚高三(2)班,一起观摩了物理组王鑫老师开设的开学第一课《整体法与隔离法——板块模型》,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常州市教科院高中物理教研员、特级教师刘霁华全程参与。
作为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王鑫老师从典型的板块模型出发,选取高质量、高效性的例题,由浅入深,步步引导,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的塑造,即使是在高三单调的复习课上,也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法指导上,王鑫老师利用物理中的“类比法”、“图像法”、“函数法”,全面帮助学生建构模型,体现物理学科的学科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王鑫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通过不断地变式训练,凝炼规律,从状态分析与过程分析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完成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运动学情况的剖析、列式,最终达到会解题、会迁移的目的。最后,在激烈的思维碰撞和讨论中,结束了本次理科组的开学第一课,并为新三中、新学期的开始拉开了帷幕。
教学结束后,理科组老师一齐参加了评课活动,首先,王鑫老师针对这一节课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感悟,旨在帮助学生强化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方式,最终培养解决此类问题的物理思维。兄弟学科生物组皋磊老师和化学组陈丽珠老师抛开教学内容,高度评价了王鑫老师作为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强逻辑性、高把握性的特点,注重知识的解构和重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此外,物理组卞国萍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剖析了本节课,对其中的细节问题例如例题的选取和拓展的知识层面上,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刘霁华教授在高度评价了王鑫老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和对例题选取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有效性:一、选题的有效性,对于高三的复习工作,要依据高考要求和学生的要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二、课堂的有效性,在习题的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试误的过程,提供学生暴露错误的机会;三、学生成长与评价的有效性,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作为三中特色教学活动——开学第一课,不仅给予了教师自我展示以及相互学习成长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三中教师团体的凝聚力,更是促进了三中的整体教学发展、学生的学习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开学后的每周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