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工作总结>>文章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
2017-2018第二学期历史教研组总结
发布时间:2018-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倪红娟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

历史组  倪红娟

一、教师专业成长

1、以竞赛促成长。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了,如何把握课标,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组内外资深专家是教师成长的外在推动力。在2018年5月举办的历史评优课比赛中,张坤玲倪红娟分获常州市区一、二等奖,张坤玲老师将继续参加常州大市的比赛。张坤玲老师获常州市骨干班主任称号。

2、外出培训与学习

2018年6月20日,倪红娟和化学陈丽珠老师赴重庆南川区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举办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研讨会》。在暑期校本培训中,倪红娟向全校教师作了课程标准培训汇报。

二、教研组建设

1、教研组活动正常开展。历史组每周一课开课率达100%,特别是张英老师,她已经处于不需要开课的年龄,但是她仍然追求卓越,研究教学,为其他教师作了好榜样。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思的质量和提交速度有待提高。

2、教研组课题研究正在申报。邓校长说过,课题研究是一个教研组成长的重要抓手。教研组要以科研促教学。目前历史组教师正在参与研究的课题如下:韩光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课程评价研究》通过中期评估,获得立项;倪红娟、张坤玲:《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申报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第二批课题。倪红娟加入的《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通过立项并继续开展研究。

3、学科特色活动正在筹备。学科特色互动是历史学科的重要阵地,决不能放弃。对于《国家宝藏》这种介绍国宝加表演背后的故事的形式,其他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参与面太窄,有人认为准备时间过长,影响学生学习,有人认为与历史学习的关联性不强。于是,又出台了一个历史知识竞赛的活动,通过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让学生猜事件名称。暑期,我们会将筹备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到个人。

4、校本课程的开设。本学期高一年级开设了《当代中国外交》这一课程。采用了开放式的作业(小论文)进行考核,学生写的小论文质量很高。

5、暑期研学活动顺利结束。18年暑假由卫雪君和倪红娟老师带队组织了《丝绸之路》研学课程。由卫雪君老师制定了完善的研学课程计划,每天发布研学报道,学生在游览西部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了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研学结束后,每位同学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撰写了研学总结。

6、历史校本化作业修订完成。暑期继续修订完善了必修1、2、3的课课练。为新学期高二历史必修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在新课改、新高考的形势下,教研组建设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