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5:
学校特色发展自评报告表
学校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学校特色主题 |
打造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
我确定以下申报的内容真实。 校长签名: 殷 群 |
|||
特色业绩陈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特色课程,是学校依据自身的特点、师资力量及学生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目的是为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基础,为彰显学校特色营造氛围。 在《常州市第三中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学校努力践行 “自信、自立、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提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前提下,以特色为依托,强化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围绕“外语、体育、陶艺”三大特色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一、科学论证,结合学校发展优势,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1、作为外语特色学校,我校是美国人文学会合作学校、英国盖普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勒秋勃大学附中、意大利罗斯米尼高中结为友好学校,2003年起,三中在常州地区率先参与AFS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外语特色办学不断走向世界。为进一步凸显学校外语特色,学校聘请了美籍外教大卫·克雷格先生(曾荣获“江苏省政府友谊奖”和“常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开设了《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在加深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的同时,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让英语活起来。此外,英语教研组还开发了《旅游英语》、《听歌学英语》、《看电影学英语》等校本课程,旨在由旅游中的英语、学习英语歌曲、看英语原版电影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词汇量、听力能力、口语能力及语言分析能力。 2、体育是我校传统优势,先后四次荣获国家级荣誉:1958年被教育部、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运动红旗学校”、1995年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7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2005年获“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多年来,我校的篮球作为体育特色,无论在运动成绩和群体普及上,都有显著的成绩,名列全市前列。开设《篮球》校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篮球理论的学习,加深对篮球运动内涵的理解和欣赏,对篮球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篮球运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会篮球运动的价值和带来的乐趣,增强自信性和团队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 3、陶艺教育是一个学生实践活动很强的过程,从设计方案的制定,材料选择、工具和技法,制作步骤,陶瓷烧制,完全是一个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陶瓷艺术接受了儒、道、佛文化的渗透和洗礼,其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它可以培养学生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陶艺教育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是“江苏省、常州市中小学陶艺教育中心”,学校开设 《陶艺》校本课程,旨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表达自我,发展个性和发挥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素养。充分发挥陶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二、科学规划,积极实施特色课程 要卓有成效地开展特色教育,除了要转变办学思想之外,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课程管理等许多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学校认真制定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教育三年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开设第一课堂 根据三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将《陶艺》、《英语口语》作为学生必选的校本课程,面向高一年级开设,每周每班一节课。将《旅游英语》、《听歌学英语》、《看电影学英语》、《篮球》作为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每周一节课。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出发,自2007年9月起,在高一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灵漫步》校本课程(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具有心理学本科学历,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员专业资质),引领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开拓第二课堂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校组建课外活动社团,积极规划特色课程活动项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高型的课外进修,建立起课外特色教学活动体系。 其一:积极参与AFS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仅2009—2010年,我校接待了来自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国的8名AFS交流学生,有15位同学通过AFS项目,赴国外交流学习,在全国同类项目学校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2009年5月学校接待了意大利罗斯米尼高中师生代表团一行28人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访问,并2009年10月我校师生代表团28人回访意大利罗斯米尼高中。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和规模,扩大了项目受益范围。 其二:充分发挥陶艺和体育等学校特色课程的德育功能,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与聋哑学校学生联手制作陶艺活动、陶艺制作大赛、篮球节等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感受竞争氛围、增进团结协作、享受同学友情。 其三:学校依托“心扉”心理社团,创造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月一期《我们的心晴》“心扉”小报、教师&学生心理成长活动日、心理趣味运动会、校园心理剧本评比展演等已成为学校经典活动。 3、发展第三课堂 学校充分重视和发挥校园环境布置的宣传教育功能,积极利用学校可用的教育资源为我们的特色教学服务。如: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墙壁、橱窗等,定期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展示特色教学的成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及外出参观活动。 例如,在陶艺教育方面,学校建有“学生陶艺作品陈列馆”,馆内陈列了同学们在全国、省市获奖的陶艺作品,充分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成功,树立信心。学校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学“陶瓷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至现代的陶瓷器80余件、全国15个省市捐赠的教师作品36件和名家作品10余件。博物馆内的历代精美藏品,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鲜活的立体简史。 三、积极行动,特色课程教育成效显著 1、特色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近三年来,学校的英语特色建设成效显著。AFS交流学生王琦2009年2月在全国英语风采展示活动总决赛中,荣获英语才艺项目高中组特金奖,并于2009年8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栏目以“海外学子爱国事迹”为主题的节目录制,目前,王琦同学已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录取,并被聘为2010年世博会冰岛馆工作人员。AFS交流学生周宇人,各方面表现优异,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在2009年常州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金牌数和总分两个第一。我校学生在2010年常州市羽毛球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在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苏南片区)上,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女子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我校的篮球队获得了常州市高中女篮比赛第一名、江苏省十七届中学生篮球比赛第三名的佳绩。在市内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学生社团,学校体育活动在体育俱乐部的领导下,开展得丰富多彩,红红火火。俱乐部在体育教研组和学校团委的指导下组织了“篮球节”、“趣味篮球”比赛、“趣味篮球”运动会和“冬锻”等。开展了面向市区高中的校际趣味篮球邀请赛。在常州市首届中学生社团展示活动中我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常州市中学生特色社团。 陶艺特色,硕果累累。2009年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第一所美术教育示范学校,师生在国家、省、市各级别的竞赛中频频获奖,2008年9名学生获“迎奥运”全国中小学陶艺大赛一等奖,2009年在“迎世博全国中小幼师生陶艺作品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2010年常州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我校3件学生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多件学生陶艺作品入选2010年第一届江苏教育博览会。 心扉社团表现优异,荣获特等奖。2010年4月,心扉社团还荣获第一届常州市教育系统创新项目活动一等奖。2010年5月,学校荣获2010年生命教育周活动展评“推广奖”。 艺术类、体育类高校录取人数也逐年递增,其中多人被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名校录取。学校近几年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名二级运动员,每年为各级各类体育院校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2.特色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彰显了学校的特色。 特色课程的开发满足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教师搭建多样化发展的平台,给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科研改革能力,而且教师在参与特色课程开发过程中,他们的专业意识、知识结构以及合作、研究、反思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近三年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荣获市体教结合先进学校、市篮球特色学校、2009-2012年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学科是常州市“高中体育学科基地”,体育教研组获得市优秀教研组称号及教育工会的“先进工会小家”称号。2009年我校接受了体卫艺处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调研,被授予首批常州市体育特色学校考评优秀级学校,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健康促进学校市级铜牌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体育组教师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以研促教,《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构建新型体育课外活动模式的研究》的研究在2009年1月本课题顺利结题,并得到了市课题组的一致好评。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背景下学校篮球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也已经进入了中期研究。组内 在陶艺特色教育方面,学校与中央电教馆联合编制出版了全国首部大型《陶艺》电子影像教材,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中学陶瓷艺术博物馆,学校获中央教科所“陶艺教学推广优秀奖”和“全国陶艺教育先进学校”称号,学校是全国第一个教育部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实验基地,是江苏省第一家省级“优秀美术科研基地”。近几年已结题的课题有国家级课题《陶艺教育促进主体创新思维发展的研究》,国家级课题《陶艺教育在促进学生多元素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在研究的国家级课题有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普通高中陶艺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正在研究的市级课题有市级立项课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构建新型体育课外活动模式的研究》。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一项:《普通高中陶艺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学校执教陶艺课的 英语特色教育的实践和发展,促进了英语教师的成长与进步。英语教研组 利用学校及教师现有资源,开设特色课程,不仅是教育总体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新型人材的需要。对学校而言,有力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课程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形成学校特色。在2010年12月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专家组对我校开设的特色课程非常感兴趣,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估组专家说“特色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多元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特色课程的反思 特色课程实施以来,有收获、有经验,但更有困惑,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的地方还很多。如,特色课程的教师反映对于特色课程进一步开发缺少理论依据以及相关的课程资源支持;缺少课程专家的引领,研究不够深入;对校本教材使用的实效性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由于国家、地方课程的影响太大,面临着工作负担重和时间有限等非常现实的困难。 总之,尽管在特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我们更应看到特色课程产生的巨大作用,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去实践,就会使我们的特色课程更系统、更有特色,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教师的专业提升,以及学校特色的呈现。 |
|||
主要支撑材料名称: 1、《学校特色课程教育三年发展规划》(电子稿) 2、《2008-2010学校特色课程教育三年发展总结》(电子稿) 3、学校特色发展获奖证书、奖牌等荣誉材料 4、陶瓷博物馆和学生陶艺作品陈列馆相关材料 5、近三年来,陶艺、体育、英语、心理健康教育类相关课题研究及教师论文发表、获奖情况一览表(电子稿) 6、近三年来,陶艺、体育、英语、心理健康教育类社团活动情况及学生获奖情况一览表(电子稿) 7、近三年来,陶艺、体育、英语、心理健康教育类校本课程课程指南、学分认定方案、校本课程开设及学生选修情况一览表(电子稿) 8、陶艺、体育、英语、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材料 9、体育特色专题网页(三中体育网)http://{域名已经过期}/tiyu/index.asp 10、国际交流相关材料 11、国家、省市各类媒体对学校特色教育的宣传报道及有关专家对我校特色教育发展的评价材料 12.近三年“手拉手·心连心”与聋哑学校学生联手制作陶艺活动、陶艺制作大赛、篮球节等活动过程性材料 13、向各级各类艺术院校输送学生一览表 14、《常州三中师生陶艺作品集》及全国第一本《陶艺》校本教材相关材料 |
|||
评估组意见: |
注:1.特色主题可以是某一发展领域,如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德育等。
2.主要支撑材料主要为:学校主动发展项目获奖情况,是否获德育、体育等特色学校称号等。具体材料可以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