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三考生煲好“心灵鸡汤”
常州市第三中学 石蕴玉
二模考试之后一段时间,班上一名男生主动和我约时间谈话。我们在红厅,他说:“老师,现在我做不了数学考试题了,一拿到题目心就跳得厉害,走神。根本就不能静下心来看题,更不要说去做了。”这是一个学习非常踏实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一般,只是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及其不理想。我让他坐下来和他谈了一会儿,学习上都有“高原反应”,现在出现这种状况,总比高考前出现的好,起码还有三个多星期可以调正,就凭他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一定会有好成绩的。要淡定,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我们还谈到了平时做题时的一些问题,我提出来:平常自己觉得困难的题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来交流,这时他说“那更完了,如果一道题别人会而自己不会,过后就开始反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做出来而我就不行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都会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当时我心想这样的学生简直是太累了,我继续开导说:“不能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这样对自己的学习乃至身心都是没有益处的。要对自己公平一些,让自己轻松一些,以平常心去对待每一次考试、看待取得的结果,试着让自己放松下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好结果的。”后来他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就回去教室了。这个学生最后录取在常州大学。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心理负担过重,那么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说,个人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大。高考的失利意味着将来进入社会的门槛就高,进入社会的起点就会相对较低。高考关系到就业,就业关系到生存。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这能不对高三学生产生压力吗?本来高考制度的选拔性会让每一个参与者产生危机感,加之近几年高考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必然导致学习竞争加剧。每个学生在借助别人评价自己的同时也成了别人自我评价的参照对象,考试排名次,平时比进度。这在高三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他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了。
其次,从高考本身来说,考生承受了过多的期望值。高三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都希望通过对子女的关怀、照顾,使子女身心健康地成长。但有的家长,工作忙或因其他原因,仅在早晚或吃饭的时候,才能和孩子见上一面。由于时间紧,往往容易急于求成,对孩子常说:“专心、抓紧、听话、你要考上大学就给你重奖”等等。这种急于求成的方式和经常这样唠叨,就会给孩子施加压力、火上浇油。因此高三学生普遍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同时,社会舆论对教师水平的评价也是以学生能升学多少为标准,从而促使教师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与家长一道对学生施加压力,造成通往“罗马”的道路似乎只有考大学这个独木桥,这些都加剧了学生心理负担。
再次,从高三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说,高三的考生顶住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大部分高三学生学习目的都很明确,就是考上大学。到了高三,同学们要将中学以来所学的知识进行大汇总、大融合,从而编织成一个知识网络,形成一个系统,课业负担相当的繁重。进入总复习后重要任务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随之大量的练习扑面而来,大家不得不放弃一切爱好,整天在复习,背诵,在题海中生活。这种反复的,单一的活动,极易出现如上课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学习没有兴趣,兴趣低落,自信心丧失等。这些都是高三阶段常见的问题。
产生了心理负担,作为高三的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呢?
首先要教育学生善待学习和生活,教会学生把握情绪,学会自我调控。在生活学习中,有压力,有竞争是常态,应把高考作为对自己已有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检验,是磨砺意志的一个过程。帮助学生合理定位,挖掘潜力。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合理定位,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既不过分自卑,低估自己,也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要把着眼点放在挖掘自己的潜能上,放在挖掘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释放身心、排解郁闷、调节情绪的最好方法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跳绳、乒乓球、跑步等,做到一张一弛,一方面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放松了紧张的心理。因此,高三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拥有积极、快乐的情绪,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
作为班主任,要创设良好班级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班集体,融洽的同学关系,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会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在高三阶段,更要关心班集体活动,越是紧张越要放松,培养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心态,以适应现代社会。
要想尽办法鼓励学生。狭路相逢勇者胜。士气宜鼓不宜泄。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自然应该鼓励,学生春风得意的时候又何尝不可以鼓励呢。鼓励要经常进行,要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鼓励。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暗示。要善于在课桌上、床沿边贴上激励语: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这样,就会通过自我表现积极的暗示机制,鼓励自己的斗志,增加心理力量,使自己逐渐树立起自信心。除去自我激励,还应构建互相激励氛围,让每一个竞争者都得到对手的赞美和鼓励。
我一直给学生讲高考拼的是实力与定力。心浮气躁必败,急于求成不胜。论定力:我们要使学生坐如钟,站如松,神凝气定,心态平和,胸有大志又能脚踏实地;走进考场冷静淡定,走出考场平静温和。论实力:我们要使学生头脑里构建了知识网络,思维举一反三;积累厚重,思想成熟;对问题分析全面老道,答题思路清晰,运算准确,不拖泥带水。为此,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制订高考复习进度,一起研究考纲,一块整理知识清单。让学生早日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专题训练,见识各种题型,使学生做到心中有底。
为了减少对学生心理刺激,我们要求家长少干预学习,因为家长的紧张、严厉、急躁不安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这极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对心理减负措施也很明确,如不公开给学生成绩排名,在家长会上对学生成绩不作过细比较,淡化升学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减轻其心理压力。特别是第二学期,教师和班主任要加大家校联系的密度,使自己对学生的情况有个全面,也使家长全面了解自己的子女,使家庭成为考生的稳定的支持系统。
教师在高三阶段的工作千头万绪,琐碎庞杂。但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解开枷锁的身体才能舒展,解开心锁的自我才会更有活力。我们要做得并不难,可以尝试着为他们熬好心灵的鸡汤,为他们迎接人生挑战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