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传承文明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感念师恩,传承文明”。
在即将到来的这个普通的一周里,我们将迎来伟大的一天,有人把它叫做天使的节日,有人把它比做伟人的诞辰,的确,这是一个多么普通而又特别的日子,这是一个多么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离不开老师,而老师带给人的影响总是能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与蜕变,无论在什么阶段,对老师深深的感激时常荡漾在我们心头。
自孔子创办私学以来,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书香史便浸润在深深的师泽中。唐代韩愈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师说》以鼓励人们尊重老师,勤于拜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我们的疑惑,无论在学习中、生活中,抑或是人生的旅途中,他们总是我们最信赖的导师、友人。一千三百多年前,韩愈就提出了重塑尊师重道的学风,而在今天,或许我们更应该拿出尊师重道的态度与勇气。
试看生活的每一天,父母工作时是老师用她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与责任心担当起父母的角色,用真诚的教诲与从不放弃每个人的坚定信念指引不成熟的我们理性地走好每一步。
有的同学说老师真舒服,一天没几节课,又有还暑假。其实不然,老师为了能备好一堂课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为了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不知要花多少的心思。每当夜晚已经熟睡的我们,是老师还在台灯下辛勤地工作着。当我们做错某事,背着“太严格”的骂名,老师看似严厉的训斥实则正是体现了老师对我们的在意与关心。说实话,老师承受着自身和外界的多重压力,而大家没看见的远不止这些。教师,作为一个高尚而又务必重要的职业,塑造人的心灵的工作从来就不轻松。在这个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位置上,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观念的学生,怎样才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成功成才?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让老师们深思。老师往往是还来不及用欣慰的目光注视着一代人在大学殿堂里展现自己,就要迎来又一代稚气未脱的新生,重复、单一而时刻充满挑战的工作内容,却在我们可敬的老师身上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辉。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辛苦工作的过客,然而我们每个人都被倾注了老师无数的心血。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感恩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作为时刻笼罩在师恩之下的学子,更应该将这种美德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并不是只有在大灾大难时才得以体现,更重要的是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心存感恩。人们说我们90后桀骜、叛逆,然而人们将会发现,我们的血液里还有一种叫“心存感恩,感动长存“的元素,我们的字典中还对美德与文明有着深刻的注解!
同学们,人生短暂,与每个老师共处的每个日子更应被珍惜。珍惜相伴在老师身旁的每一分钟,珍惜每一次大声地向老师问好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困难,但是对于老师来说,这样的每次感动都能让他们在辛苦工作后感到一丝欣慰。老师的不易更不是只在教师节才被我们偶然发现,每一天都应怀着深深的敬意踏进教室,用我们的意志与行动真正做到“感念师恩,传承文明”。
最后,在这播撒光明的阳光下,在这伟大教师节到来之前,请允许我带着真挚与感激,代表莘莘学子向老师们送上一句真诚的问候:“老师,您辛苦了!”
谢谢大家。
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