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周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开课安排
教研组 |
生物组 |
开课主题 |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
研究主题 |
基于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测评研究 |
||
开课教师 |
凌祎丽 |
开课班级 |
高一(4)班 |
开课时间 |
2016年10月17日第7节 |
开课地点 |
录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学科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共同素养,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体到生物学科,在教育部专家讨论稿中拟定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4个关键表现,或者理解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和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4个内容。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从内容到形式实现转变,通过多元化、多形式的评价模式,切实改进评价机制,通过情境、活动等多样化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学科综合评价,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这样,才能将评价与课程改革协调起来,才能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进行科学的界定和描述。 |
教研组 |
地理教研组 |
开课主题 |
基于地理专用教室地貌模型的探究性学习 |
研究主题 |
基于地理专用教室的实践开发与研究 |
||
开课教师 |
李丽萍 |
开课班级 |
高 二 ( 5 )班 |
开课时间 |
10月19日周三第7节 |
开课地点 |
地理专用教室D—501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地理实践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地理科学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一些模型或者标本来说明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三中地理专用教室由电子化世界立体地形模型、中国立体地形模型与十三种地形地貌模型组合而成,十三种地形地貌模型直观、立体、真实的表现了各种地形特征和有关地理现象,因此运用这些模型进行地形特征等地理感性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学习了知网上《地貌模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地理专用教室中的探究性学习》、《建设地理专用教室推进学科基地发展-桐乡市茅盾中学的实践》等与地理专用教室相关的文献后,试图尝试使用观察性教学策略、多媒体与模型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情境性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策略,将地理模型和现代教育技术恰当结合运用,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观察、绘图等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 |
教研组 |
数学 |
开课主题 |
点到直线的距离 |
研究主题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
开课教师 |
万春锦 |
开课班级 |
高二1班 |
开课时间 |
周三上午第三节 |
开课地点 |
录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是新一轮课改的关注热点。认真探索运用评价工具指导教学设计、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方法,会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
教研组 |
政治 |
开课主题 |
企业的经营 |
研究主题 |
创造性使用教材更好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
开课教师 |
刘鹏 |
开课班级 |
高一(6)班 |
开课时间 |
10月20日第2节 |
开课地点 |
录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层次高下,都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创造性尝试的机会,要鼓励和称赞学生富于创意、别出心裁的念头和思想。要学会以“正信息”激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激情,渴望成功。 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是课程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写的,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二是贯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再好的教材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材使用的局限性,反映在使用的普遍性和地域限制性,教材不能满足地域对知识的需求;二是教材自身的局限性,实践在发展,理论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三是教材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具备充分实施因材施教的可能。 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小栏目,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是高中政治教材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可是在现实教学中,这些辅助栏目的利用率是非常低,就这样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和教学宝贵资源被白白浪费了。我本人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辅助栏目这一教材资源,让它为教学服务,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政治认同——培养有立场的中国公民;理性精神——培养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的中国公民;公共参与——培养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三种途径:一是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二是在氛围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三是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理性质疑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