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层及以上干部听课情况通报(三)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学至今,学校中层干部认真执行《常州市第三中学行政干部巡课及推门听课制度》,第11周到第15周行政随机听课共计95节,现将有关听课反馈情况通报如下:
一、 我校被听课的老师有:
樊建军、徐 晴、凌祎丽、皋 磊、李 郁、陈 丹、石蕴玉、万春锦、余经瑜、闫 睿、孔 瑜、卫雪君、过晓纲、谈佳丽、张兆义、陈 磊、陈兴文、张刘成、陈丽珠、韩 光、胡方晓、黄治海、张丽明、王 科、张奇飞、张丽明、倪红娟、蒋 波、朱 燕、钱玺仰、张坤玲、李 春、李丽萍、陆琴英、孙仁泽、严宏亮、张小洁、温惠红、张亚平、朱冬健、范 云、姚丽娟、李 杰、王明霞、夏国生、姚雪娟、张 英、巫 俊、李文伟。
二、部分教师的主要优点:
1、在准备市级公开课的过程中,教研组集中进行研讨,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教研组长皋磊老师借班上课示范,然后反复修改、试讲,并邀请市一中王明华老师现场听课、评课、指导,在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氛围,最后呈现的市级公开课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2、闫睿的课,文言实词解读详实,方法指导具体 ,教内学效果好。张奇飞的课,文言实词解读课内外联系紧密,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张丽明的课,教会学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文中的情感,教学功底扎实。
3、高三复习课重点明晰,制定符合三中学生发展的复习策略,提高高三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4、讲评能结合基础知识复习抓住重点,反映学生的疑点。能举一反三 。
5、孙仁泽老师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对氯水中不同成分根据各自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特别对H+ 和O2浓度变化进行数字化实验探究,将不可能做的实验变为可能,将只能通过猜想的实验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动脑动手,课堂探究氛围浓厚。开放式的课堂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自呈现,可谓精彩纷呈。
6、陈丽珠老师教学素养高,教学设计流畅,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进行问题构建,教学内容层层推进,教学效果好。
7、成长营主题论坛活动能基于自身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引发小组成员的互动和研讨,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8、“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能通过多媒体模型,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教师教学启发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9、思维含量充足;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能力、思维的结合。
10、教师备课充分,能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反应状态,有效把握课堂每一分钟,学生状态比较好。
11、张坤玲:枝干清晰,难重点分明,能通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材料整理能力。蒋波:充分体现了高三复习课的要求,将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帮助学生建立高三综合内容的知识体系,并能以此为基础教会学生知识整理的方法。
12、注重学情,从三中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课堂研讨氛围浓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
三、部分教师需要改进的问题:
1、每周一课的质量显然高于常态课,教学的设计和学生活动的设计充分为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
大多数常态课中缺少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教师往往讲得多,而忽视了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我建构的需求,教学气氛沉闷,导致即使上午的课上总有学生在瞌睡,显然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灌输的层面,需要更多关注教学设计中学生活动的设计。
2、下午课堂讲课要考虑天气影响,个别学生要关注,讲练结合的时间要拿捏到位。
3、教师应特别关注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好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真正启发学生的自主性。要使设计的问题真实、有效,必须重视师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设计有效问题的策略。
4、去专门教室上课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检查。
5、教师课前备课可以再准备充分些。
6、充分研究学生;课堂教学的步骤设计需要更加合理和优化。
7、课堂中一定要有突出的难重点,不能让学生难以把握知识内容的主次。
8、在试卷讲评课中,若能够对题目的类型进行分类讲解,效果可能会更好;(2)试卷讲评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发散。
教师发展处
2016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