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开课安排(第8周)
教研组 |
语文 |
开课主题 |
《西塞山怀古》 |
研究主题 |
怀古诗的品读和鉴赏中关键问题的设置、解决。 |
||
开课教师 |
张元丽 |
开课班级 |
高二(1)班 |
开课时间 |
2016年4月14日第5课 |
开课地点 |
B楼301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1)余映潮《“主问题”的教学魅力》 《中学语文》2011年第7期 (2)朱则光 《<好嘴杨巴>的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期P51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4)陈珠萍 《“主问题”设计技巧初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教研组 |
物理(市级公开课) |
开课主题 |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
研究主题 |
物理课堂教学中预防学力低下学生的边缘化问题—目标引领 |
||
开课教师 |
樊建军 |
开课班级 |
高二(3) |
开课时间 |
4月14日下午第一节课 |
开课地点 |
录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问题推进式的教学法,教学的内容蕴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问题解决主动构建起概念、原理及方法。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教育学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落实到物理课上,就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动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用任务来驱动教学的,任务是中心点,学生围绕任务学,教师围绕任务教。
|
教研组 |
英语 |
开课主题 |
期中复习课—M7U1复习 |
研究主题 |
基于篇章,创设语境,提高单元复习的有效性 |
||
开课教师 |
张亚平 |
开课班级 |
高二(4)班 |
开课时间 |
4月14日(周四)第二课 |
开课地点 |
B楼203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1)单元复习课是英语的复习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必要步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整合教材,打破格局,适应学生实际需求;一方面要兼顾整体,突出重点; 2)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大部分教师忽视单元复习或者仅仅孤立的提炼出单元知识点,忽视语篇与语境的作用;本课试图以课文文本为依托,确定相关重点词汇或词块,并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复习与使用相关知识。 3)Rod Ellis 指出输出是检验与应用已有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教师需组织相关任务,正确处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达到学习的最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