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开课安排(第14周)
教研组
|
化学组
|
开课主题
|
乙醇
|
研究主题
|
问题情境式教学的实施途径:激趣引疑法。疑是学习的开始,趣是学习持续的不竭动力,如果问题的情境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上,必能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在这种活跃的情境氛围中设置问题,相信能有效地使学生由惊奇立即转入积极思维状态,展开想象的翅膀。
|
||
开课教师
|
贾鹰
|
开课班级
|
高一1班
|
开课时间
|
2015年6月1日 第7节
|
开课地点
|
B楼501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问题情境式”教学就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从中挖掘不是简单临摹教材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辅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问题,将其设计成有一定情境的化学问题,以诱发学生探究化学本质的欲望和动机,进而促进知识的升华,引发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式”教学突出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如复习引导法、矛盾揭示法、激趣引疑法、以“误”引“悟”法、比较辨析法等。本节课采用复习引导法、以“误”引“悟”法。
具体实施途径: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课堂教学,设置富有趣味的实验,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
教研组
|
化学组
|
开课主题
|
乙酸
|
研究主题
|
问题情境式教学的实施途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交流和迁移。才能将书本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最佳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过河,到让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
||
开课教师
|
孙仁泽
|
开课班级
|
高一(7)
|
开课时间
|
6月4日(周二)第2节
|
开课地点
|
高一(7)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课堂教学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交流”和“生产交流”。通过思想交流与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授课模式必须由学生学的模式与教师教的模式构成。基本框架如下:
教师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精心设问——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巩固提升
学生达成目标:
激发兴趣——激发动力——挖掘潜能——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教学模式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导入、设问、探究、交流、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
教研组
|
历史
|
开课主题
|
三模试卷讲评
|
研究主题
|
思维导图在经济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
开课教师
|
张英
|
开课班级
|
高三6班
|
开课时间
|
6月1日(周一)第5课
|
开课地点
|
本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maps),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借助图像和文字进行思考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把逻辑关系严密的复杂信息用图解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说,思维导图的这些特点和有点正好适应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思维导图的形式:
新课思维导图、专题式思维导图、阶段性思维导图、习题思维导图
|
教研组
|
历史
|
开课主题
|
三模试卷讲评
|
研究主题
|
思维导图在经济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
开课教师
|
巫俊
|
开课班级
|
高三7班
|
开课时间
|
6月1日(周一)第6课
|
开课地点
|
F楼204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maps),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借助图像和文字进行思考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把逻辑关系严密的复杂信息用图解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说,思维导图的这些特点和有点正好适应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思维导图的形式:
新课思维导图、专题式思维导图、阶段性思维导图、习题思维导图
|
教研组
|
英语
|
开课主题
|
Mystery of the White Gardenia
|
|
研究主题
|
批判性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
开课教师
|
张亚平
|
开课班级
|
高一(8)
|
|
开课时间
|
2015.6.5 周五第三课
|
开课地点
|
B楼 304
|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1. Kurfiss认为批判性思维表现为根据已有证据和价值体系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合理的判断。Pirozzi (2003)指出,所谓的批判性阅读包括释义和评价的技能,可以使读者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区别事实和观点,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同时也要指出言外之意,填补空缺信息,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Paran则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体会、灵活应用知识和技巧及组织信息的认知过程。批判性阅读必然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读者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判断性思维方法,达到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2. 王立(2014)认为教师在阅读环节设计的问题质量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分析文本内容、形成文本评价。
3.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猜测作者态度、明确文章写作风格、学会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养成学生的创新思维。
|
教研组
|
英语
|
开课主题
|
沃尔夫短篇小说《疑罪从无》赏析
|
研究主题
|
批判性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
开课教师
|
钱玺仰
|
开课班级
|
高二(1)
|
开课时间
|
2015.6.5 周五第二课
|
开课地点
|
D楼 101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华莱士( Wallace) 在《批判性阅读教学》中将批判性阅读系统定义为: “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包括释义和评价的技能,使读者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把事实和观点区分开,并且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 同时,要通过推理推导出言外之意,填补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首先,批判性阅读要以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为前提,没有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就不能真正的做到批判性阅读。其次,批判性阅读是一种过程,是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将个人已有的知识与材料联系起来,并寻找假设,提出问题,再进行分析综合,对阅读内容做出超越文章本身的批判性的评价。
|
教研组
|
地理教研组
|
开课主题
|
新兴工业区
|
研究主题
|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学资源的信息甄别与运用的能力
|
||
开课教师
|
赵裕军
|
开课班级
|
高一(2)班
|
开课时间
|
6月2日第六节
|
开课地点
|
高一(2)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充分利用图表能促使学生的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能发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想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并对图表进行不同角度的相关变式、解析及设问训练,以期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导对新教材的深入探究。
|
教研组
|
物理
|
开课主题
|
习题课
|
研究主题
|
物理课堂教学中预防学力低下学生的边缘化问题—同伴互助
|
||
开课教师
|
韩志祥
|
开课班级
|
高三(1)
|
开课时间
|
周二(第5节)6月2日
|
开课地点
|
F-501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同伴互助: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同伴互助合作学习指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同伴合作反映了集体行动的思想,当同伴合作完成一件任务时,他们分享到的社会交往可以起到教学指导的作用。发展性理论对合作学习的基本假设是:儿童围绕适宜的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能促进他们对重要概念的掌握(Damon,1984)。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共同探讨进行问题解决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他认为相近年龄儿童的学习可能处于对方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同伴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皮亚杰(1926)认为同伴交互作用非常重要,因为交互中的逻辑运算打破了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概念并且为儿童建立有效逻辑结构提供了反馈。皮亚杰学派的学者主张在学校中增加合作学习活动,包括同伴学习与小组发现学习等,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争辩、认知冲突、倾听、不充分推理被揭示等交互活动中引发高质量的认知理解。因此,基于发展性理论研究合作学习的认知规律,分析小组目标、任务和过程等的发展性学习策略,是合作学习研究的重要思路之一。
|
教研组
|
物理
|
开课主题
|
习题课
|
研究主题
|
物理课堂教学中预防学力低下学生的边缘化问题—同伴互助
|
||
开课教师
|
张志平
|
开课班级
|
高三(4)
|
开课时间
|
周三(第5节)6月3日
|
开课地点
|
F-504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目标引领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确定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要保证教学目标有效地发挥对教学活动的导向功能,仅有对教学目标的科学表述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心设计,适当地将教学目标置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使教学目标的呈现具有有效性,一般要满足下面的若干要求:
(1)展示目标要自然并且可以量化,避免模糊字眼;
(2)分散展示目标的效果优于集中展示目标;
(3)展示目标与回扣目标(教学内容结束时回扣目标)结合,效果更佳;
(4)每一课时目标不宜太多,且要定出重点目标、难点目标;
(5)呈现的目标不宜过细,否则教学易机械、呆板,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
(6)对于跳跃性的、术语生僻、难度大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展示最好放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完成;
(7)高中阶段对于自学为主的课型,最好课前展示目标,以起到组织策略的作用;
(8)情感目标在课堂上不一定展现,但设计中必须有其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计划地不失时机地渗透情感教学内容,实现情感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