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第8周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开课安排
发布时间:2015-04-20   点击:   来源:师发处   录入者:师发处

 

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开课安排(第8周)

教研组
历史
开课主题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研究主题
思维导图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应用与研究
开课教师
倪红娟
开课班级
高二7班
开课时间
4月21日周二第4课
开课地点
B楼404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maps),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借助图像和文字进行思考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把逻辑关系严密的复杂信息用图解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说,思维导图的这些特点和有点正好适应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2、 思维导图的形式:
新课思维导图、专题式思维导图、阶段性思维导图、习题思维导图
 

教研组
地理教研组
开课主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
研究主题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学资源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解读能力
开课教师
陆唯梅
开课班级
高一(11)班
开课时间
4月22日(周三)第5节
开课地点
高一(11)班(B-203)教室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提供的文字、图像、数据等直观教学资料,利用储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等,获取解决问题的条件,思考问题的线索,解答问题的提示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形成准确而综合的信息系统的思维过程。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1)获取教学资源中提供的信息,理解问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这三个要求层层深入,一层比一层高。
获取地理信息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的。只有掌握了途径和方法,解题时才能做到轻车熟路、水到渠成,节省时间,提高解题速度。
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蕴藏在文字材料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还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中、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因此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是不同的。
对于图表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解读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即解读文字材料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词语,特别是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
 

教研组
物理
开课主题
动能定理习题课
研究主题
物理课堂教学中预防学力低下学生的边缘化问题—目标引领
开课教师
王雯
开课班级
高一(3)
开课时间
周五(24号)下午第2节
开课地点
录播教室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目标引领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确定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要保证教学目标有效地发挥对教学活动的导向功能,仅有对教学目标的科学表述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心设计,适当地将教学目标置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使教学目标的呈现具有有效性,一般要满足下面的若干要求:
(1)展示目标要自然并且可以量化,避免模糊字眼;
(2)分散展示目标的效果优于集中展示目标;
(3)展示目标与回扣目标(教学内容结束时回扣目标)结合,效果更佳;
(4)每一课时目标不宜太多,且要定出重点目标、难点目标;
(5)呈现的目标不宜过细,否则教学易机械、呆板,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
(6)对于跳跃性的、术语生僻、难度大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展示最好放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完成;
(7)高中阶段对于自学为主的课型,最好课前展示目标,以起到组织策略的作用;
(8)情感目标在课堂上不一定展现,但设计中必须有其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   能有计划地不失时机地渗透情感教学内容,实现情感教学目标。 
 

教研组
物理
开课主题
万有引力复习课
研究主题
物理课堂教学中预防学力低下学生的边缘化问题—任务驱动
开课教师
黄治海
开课班级
高一(11)
开课时间
周三(第2节)422
开课地点
录播教室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问题推进式的教学法,教学的内容蕴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问题解决主动构建起概念、原理及方法。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教育学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落实到物理课上,就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动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用任务来驱动教学的,任务是中心点,学生围绕任务学,教师围绕任务教。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呈现任务一一明确任务一一完成任务一一评价任务”为主要结构,教学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呈现任务一一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2、明确任务一一使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3、完成任务一一培养合作、交流和创新的能力
4、任务评价一一对学生给予鼓励和引导
 

教研组
信息组
开课主题
《网络的规划设计》
研究主题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的研究
开课教师
石红
开课班级
高一(7)班
开课时间
2015年4月23日8课
开课地点
西机房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学生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的研究和实践,着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题的探究者、学习问题的发现者、活动协作的参与者、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主题是探究的前题,是探究的灵魂。主题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使学生和教师感到满意和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做好主题设计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
1、小组合作。整个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如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主题,通过小组分工查找资料,进行组内交流和班级交流等,以“小组”为单元的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2、自主学习。允许学生以多种方法查找资料,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尤其显得重要。
4、分层教学。加强“差生”指导,降低要求。
 

教研组
语文(市级公开课)
开课主题
《雷雨》----研读剧本的语言
研究主题
戏剧教学中如何品读语言。关注语言的特点,能够寻找到品读剧本语言的方式方法
开课教师
王伯美
开课班级
高一9班
开课时间
2015.4.23下午第一节
开课地点
B楼201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1、阅读话剧《雷雨》全文。
2、阅读《语文学习》2015年第2期关于《雷雨》的4篇教学设计,查阅有关《雷雨》的其他素材。
3、查阅曹禺先生对于《雷雨》剧本的解读。
4、深化对戏剧语言的认识:如舞台说明、潜台词。
5、阅读钱理群先生文章:《雷雨》是“社会问题剧”吗?
6、阅读钱谷融先生文章:《雷雨》人物谈。
7、阅读陈瘦竹、沈蔚德先生文章《曹禺剧作的语言艺术》。
8、请市教研员周於老师来指导,并向语文组里的同仁请教有关戏剧语言的相关问题,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