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层及以上干部听课情况通报(一)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学至今,学校中层干部认真执行《常州市第三中学行政干部巡课及推门听课制度》,第1周到第3周行政随机听课共计102节,现将有关听课反馈情况通报如下:
一、我校被听课的老师有:
闫睿、赵裕军、严宏亮、戴洪飞、范云、万春锦、史官兵、张刘成、赵晔、张丽明、蒋波、张英、徐晴、顾润生、杨春玉、张小洁、汪洁、张亚平、陆跃、钱玺仰、高波、朱冬健、万江、姚雪娟、石红、张坤玲、张元丽、陈丹、蒋霞、王雯、樊建军、韩志祥、卞国萍、陈慧、孙仁泽、陈丽珠、孔建华、陈小强、倪红娟、李文伟、凌祎丽、丁里顺、吴传娟、房韵、余经瑜、温惠红、贾鹰、史佳丽、皋磊、冯黎、张兆义、叶永龙、仝太文、刘红艳
二、部分教师的主要优点:
1、上课班级整体卫生环境良好,课堂秩序良好。上课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到位,对于学生的关注到位,兼顾到每位学生的听课情况。对于知识点的讲解由浅入深,课堂提问针对性强。
2、备课充分,教材分析深入浅出;能使用多媒体设备形象地表达教材内容。
3、高一语文课整体上课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注重课堂意境的营造。
4、高一历史课用词准确,概念清晰,难度要求适中,能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
5、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6、高一英语课堂转变比较明显,已经开始显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任务型教学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中突出了自主和合作;教师基本全英文上课;在备课中体现出了对课堂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设;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能充分利用情境或者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
7、对学生在公共教室上课纪律和规范上严格要求,如准时进班、请假制度、上课点名、整队文明出入、不得带学科以外物品入内等要求进行了认真布置。
8、信息技术教师在高一课堂上表现出教学手段丰富、注重师生互动和小组交流合作上,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做到了应有的水准。在高二信息技术课的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复习迎考上,课堂上主要以理论复习到练习操作上。由于任务重时间紧,反映出复习方式单一大量做题为主,对于每一位学生都能都掌握还需时间检验或课堂多关注。
9、美术:朱冬健与高波老师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方式,由于季节和气温原因高老师利把陶艺课安排到十一二月份上,课堂上不仅把美术鉴赏与板画相结合,而且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课堂中能与青奥会中出现的铜器、飞天、绘画、中国建筑、瓷器、国画等元素相结合,受到了学生喜爱和感兴趣。在教学中如能把问题的设计台阶多样性和指向性更明确会更出色。朱老师同样在高二选修课模块做到了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结合生活中的设计元素,体现设计与生活的学科特点。
10、高三语文课都能用解读考纲考点作引领、高考原题作引导,运用多媒体确保课堂容量。学生听课整体专注,精神饱满。
11、多位老师上课均有其特色和亮点:倪红娟老师在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模块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结构;严宏亮老师的课上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回答问题准确、清晰、自信;张元丽老师利用短视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解字音时语言准确、简洁;李文伟老师上课风趣幽默,注意课堂管理;凌祎丽老师注意情境创设,以探究问题逐步展开教学;徐晴老师变革练习讲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12、高一化学备课组集备充分,坚持使用多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上课的容量。板书设计合理,巧妙布局,方便学生理解。教师上课都能掌控节奏,注意引导、倾听,放手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值得称赞的是:对于高一学生都能注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记笔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内容讲完一段后能预留一分钟给学生自主消化、巩固知识。
13、教师授课语态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引领学生走进课堂,教师面对课堂的生成所作出的决策和处理灵活与巧妙。教师体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得法。教师的多媒体选择与运用恰当与熟练,出示时机合理,练习设计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和发展性。
14、政治组教师备课比较认真。高一主要是新授课教学,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政治课能产生兴趣。高三主要是复习课注重了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高三教学要进一步关注教材的变动,关注时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高一公民教育正在认真推进。
15、生物组教师备课比较充分,对知识点的处理方法比较灵活,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调整,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及学生思维的有效度。学生课堂表现良好,思维活跃、参与积极。
三、部分教师需要改进的问题:
1、高三数学:要思考如何利用教材进行变题,要让学生提出有效问题并努力解决;要及时记录教与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主动反思;要让学生在问题中增加悟的过程,一节课真正解决一个问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让学生成为听众。
2、在教学设计方面,应再下功夫深入研究,增加课堂的思维含量,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突出知识的运用性和课程意识。
3、高一英语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提问的设计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检测性问题数量较多,批判性问题较少;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动态生成的预设不是很充分;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任务设计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4、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可以通过充分、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可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通过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此外,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这是教师必须课前认真细心揣摩的。
5、高三语文课应进一步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
6、新教师的课堂应进一步提高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7、青年教师成长营的论坛活动中,主讲老师能积极、认真做好准备。今后应该注意的是:多关注新老师的课堂,帮助他们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在操作层面上多给予指导。
8、教学过程中当堂的巩固未加强,教学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够科学,教学有效性受影响,有时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9、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生物课应更多考虑知识的趣味性,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细胞分裂等生物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可以尝试用更加系统、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高三第一轮复习要真正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要低起点,快步走,要把一些较难的问题进行分解,给学生创设思考的台阶。老师上课要重视课堂设计,让学生从听懂、理解向能做,做对过渡,要重视解题的规范和思维的规范。
2、青年教师“说课”,要注意说课与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备课着重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说课除要研究上述问题外,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理论问题。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这么做,即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
教师发展处
201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