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们 的 柠 檬 树
-----班级文化的建设路径
因为班级文化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是创造性地、过程生成性的个性文化,是打造人的成长良土的润物细无声的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当包括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教室文化建设两大主要部分,班级核心价值观是指全班同学的一种共同价值取向和人格修养,注重心灵耕耘,是隐形的,后者是显形的,注重环境熏陶。班级文化是一树红艳,是一树清芬,作为班主任,我们所期待的班级文化怎样才能抽枝发芽、茁壮成长?
(一)上善若水,构建平等、信任、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写道:“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
[案例二] 新学期从分享童话开始
新学期新的班级组建我们是从分享童书《夏洛的网》开始,蜘蛛夏洛为了挽救将被屠杀的小猪威尔伯,一次有一次地用尽心力地在猪栏上方的蛛网上编织出“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让众人认定威尔伯是一只不同凡响的王牌猪,不能被屠杀。
此后夏洛编织的“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的蛛网成了班级文化符号。“欣赏、诚信、感恩”作为我们班级文化关键词。在以后的学习和活动中不断暗示、宣传欣赏、诚信、感恩的情感文化,后来的各种班级活动评比奖项设置分别是“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时时暗示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王牌猪,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植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沐浴在爱与被爱,欣赏与被欣赏的精神氛围里,学生慢慢地一个个头抬高了,眼眸子亮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强了。
我期许自己做学生的夏洛:宽和、鼓励、欣赏、大爱。并把这些落实在自己的一言一行的细节中,让语丝涌动波澜,让笑靥圆润灿烂,让陈旧如风叶飘散----
(二)有容乃大,认同生命的差异性,引导价值的实现。
“每个人之间有所不同,即都有其自我独特个性,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这种自我独特性或唯一性是每个人得以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因而也是每个人有其个人价值的理由和根据。” [4]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尊重个性、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求同存异,来保证人性的张扬,促进个人潜力的挖掘和发挥的。
[案例三]
[案例三]
[背景]:在这个城市中等生源的学校,高二(4)是年级里的极不起眼的班级,中考的不如意好似挥之不去,这些使开学前一周不断有人想转班专科。
[方式] 共建班级文化符号,让德育成为一幅幅美丽的画。坚持一种促成班级文化生成的方式:对话。
[过程]:
第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我们的一生还有一个姓名:向日葵家族
1、对话向日葵印象,得到的关键词是:舒朗、明净、向上、激情、活力、灿烂、执著。我建议给班级另外一个名字:向日葵家族。
2、黑板报上三朵绽放的向日葵里绽放的是42张向日葵般的灿烂的笑脸,黑板报主题词是“家的感觉”。
第二次主题班会活动:
1、“我们都是主角,我很重要!”班委会、课代表、向日葵文化工作室自荐、竞选活动。结果24个人当选,没有竞选上的同学感言是:“让我愿意做向日葵家园的竹篱笆!”,“我愿意为家族倒垃圾!”我愿意----
2、设计九月向日葵奖项英目:班级公仆、感恩之星、弘毅之星、小子有才、自主学习娇子、向日葵文学、成长之星。师生民主投票推荐。
3、自制向日葵奖状:“在向日葵流金的九月,在雄鹰振翅高飞的的九月,你被向日葵家族推荐为“ ”。祝贺你,好样的!”
4、在第一次家长会上由家长颁奖。抓拍亲子颁奖瞬间,照片洗出来后布置班级文化墙,主题词:感恩在行动,自律我成功。
第三次主题班会活动:
期中成绩出来以后,我们班没有进行例行的根据分数总结反思颁奖,而是默默观察学生反应。三天后要求根据命题总结开学以来的情况,面对《现在,发现我的优势》的题目,成绩不好的同学犯难了。其中有个学生在八百字的总结里有五百字写他苦恼他没有优势,因为他考的太差了!让人不忍读,可最后三百字他笔锋陡转:意识到自己差,知道自己哪里差就是优势!然后极其诚恳地反省自己的不足。征得他同意在班级里交流了他的总结,我对同学们说:他知道自己考的不理想,三天来没有患得患失,而是更加勤勉,老师想推荐他为“显著进步之星”。因为进步与否是不能仅靠分数来评价的,面对失败时的诚而毅的态度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成长。
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我知道,我唤醒的孩子不止一个!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对老师都很重要。
其后请家长、任课老师给十几个考的不理想的同学写期许,十几个同学回信谈自己最想改变的坏习惯。再结合平时表现,师生民主投票推荐,“最具潜力奖”就产生了。颁奖词是: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挑战自我的态度。
第四次主题班会活动:
1、讨论在这两个月里积极开展的班级活动中我们42棵向日葵逐步趋向的特征。
2、认同特征:①嘴角习惯性上扬15°(就是常常保持微笑)。②善于发现微小的幸福,感恩的心态(面对负面情绪的钝感力)。③对生活充满热情和阳光的天性(抗压力耐打击)。
[点评] 强化理论认为,如果个人某项行为得到肯定或奖酬,他就会更努力工作,相反,他就可能会放弃努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于班级直接、间接做出贡献的学生,对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观的人和事,都给予肯定和奖励。否则,就等于宣布健康的价值观没有价值,其积极性就会消失。因此,作为班主任,及时表扬或激励与班级文化、健康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有意识引导与班级文化、健康的价值观相背离的行为,促使个体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如果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班级文化应该是一棵柠檬树。
因为柠檬树终身开花,结着青的果实与成熟的果实。柠檬树终年毫不疲倦,不论何时都快活旺盛地饰着芳香的绿衣。
结实与开花是我们的一生的希望与诗。珍视生命,在班级平凡琐事上种下诗。班级文化才会有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人文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崇高的目标追求,才会成为我们生命的最美表达。
作者:常州三中 刁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