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问题 提升公民素养
——记市三中高一年级公民教育模拟听证会





“请问你们在进行政策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那些方法?”
“请问你们是如何定位行动小组的活动的?”
“请问你们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
这是我校2014年公民教育模拟听证会上听证官提出的部分问题。
经过一个学年的公民实践活动,我校高一年级每个班都有1-2个课题,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在研究活动中收获多多。经过班级展示、年级初选,来自高一(8)班的《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的分类与回收》课题研究小组和来自高一(9)班的《关于常州市区大型犬伤人问题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小组脱颖而出。这两个小组为全体高一学生带来了一场公民盛筵。两个班级的课题小组同学均分成“问题分析”“政策分析”“建言献策”“实践行动”四个小组,以丰富的图片、详实的数据资料汇报了小组研究成果或活动成果,这些详实的研究资料、准确的研究数据以及汇报时的自信、机智赢得了阵阵掌声。按照程序,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都要接受听证官提问,面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同学们用自信大方、聪明机智和专业知识,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通过公民教育活动,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与人沟通交流方面,我们从羞涩到稳重,从胆怯到勇敢,我们在一步步成长,相信这会为我们未来两年高中生活乃至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年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懂得和理解了公民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激发了我们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而这次模拟听证会更让我对公民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其中涉及的方法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汇报小组成员如斯感言。
公民教育是我校“六度”德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学生社会化”的路径之一,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是引导学生由关注生活到放眼社会,培植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自主、自醒、自强意识的重要平台,是引导学生从公民的视角和社会、国家的高度看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并运用合理方式尝试解决问题,把“独立、自主、责任、奉献”的现代公民人格的内化为自身素质,外显为日常行为的有效渠道。在我校公民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家庭、社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市民也给予了很大支持与帮助,学生的很多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反馈。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学会了团结协作,加深了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又让学生获得了来自社会的认同感与成就感。(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