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青年教师成长营】我的舞台我主讲——12月份主题论坛活动汇总
发布时间:2013-01-05   点击:   来源:师发处   录入者:师发处
我的舞台我主讲
                       ——三中青年教师成长营12月份主题论坛活动汇总

     

 







      三中青年教师成长营成立一年以来,一直努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让青年教师获得更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加速个人成长,提升发展品味,本学年起教师发展处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营小组主题论坛活动。该活动每个小组每月开展一次,每次由一位营员自定主题,自制PPT,向全体营员演讲。现将12月份活动汇总如下:
1、12月13日上午第三课,“五牛组”的夏国生老师作了《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讲座。夏老师围绕教师们日常使用电脑的工作实际,分别对BIOS设置,光盘安装XP,光盘安装WIN7,U盘安装XP和U盘安装WIN7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做了阐述和演示,讲座的最后夏老师还和老师们交流了如何使用360安全卫士日常维护自己的计算机。
2、12月13日下午第二节课,晨曦组围绕“高中语文作业该如何布置”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张奇飞和房韵老师主讲,其他成员听得非常专注,而且积极互动,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气氛热烈。
针对现在语文作业逐渐消磨了学生学学习语文的热情,减弱了语文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的现状,两位老师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1)、注重拓展与迁移:语文学习应该达到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阅读理解其他同类文章的目标,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语文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作业,如果只是以课文为中心编制的话,那么,充其量无非是在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因此我们也要注重拓展与迁移。
(2)、重视阅读:语文作业最重要的一块应该是阅读,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教师最值得化力气的地方。如果学生能爱上阅读,语文教师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有了热爱,学生自己自然会去找时间;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的作文也基本不会有问题了,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大语文的意识,要反复强调阅读的意义。
(3)、分层次多维度:这段话告诉我们,课外作业应该是多维度的多层次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精心设计,使语文课外作业的内容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和互动合作的学习……让作业既有书本上的,又有书本以外的,既有语文单科活动的,又有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 同时,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作业,对同样的作业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4)、课外作业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教师在布置预习和复习这类的作业时,往往只是要求:“预习哪一课,复习哪一课”,对作业缺少具体的要求,学生无从下手,根本无效果可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时,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提出几个自己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推想,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求教于教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思考的机会,并且都能得到具体的指点与解答。
 任何学科,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水平只决定学生成绩的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六十取决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优化自己的作业设计与批改,做到轻负担高效率,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3、12月18日下午第三节课,“青蓝组”的许淑君老师围绕“教学中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做了主题讲座。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是教学中必要的教学思想。讲座中指出现在教学中教材使用的几个主要方面,教学中教师如何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议教师应该:(1)练好“内功”,做好教材的“二度开发”,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2)选好“带法”,因文(教材)而异,因人(学生)而异,因需(目的)而异。许老师就“怎么带”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①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看课本,阅读教材的能力②培养小组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学会提出问题,激发主动性③由学生做课堂小结,培养思维的严密性。最后组员们畅所欲言,针对“怎么带”这个问题,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有效地做法。
4、12月19日下午第二课,“群英会”的张婷婷老师带着全体成员一起探讨了 “如何把英语写作融入到常规教学中”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学中,书面表达历来是一个难点,教师觉得没什么好教的,学生觉得没什么好学的。尽管学了多年的英语,学生还是很难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习作。针对目前学生写作状态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张婷婷老师就如何从高一开始制定措施,科学化,系统化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组内成员也纷纷畅所欲言,希望不断提高我们的英语写作教学与教学质量。
5、12月20日上午第二节课,“七言堂”的倪红娟老师围绕《中国的百年航母之梦》作了主题讲座。
讲座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航母简介;第二:中国需要航母吗?第三:中国航母辽宁号的前世今生。
中国海军的“航母之梦”历史悠久。早在抗战时期,当时的海军司令陈绍宽就曾设想要建20艘航母,这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如今,中国海军拥有官兵20多万、水面舰艇500多艘,然而让军事爱好者叹息的是,在大型舰艇方面总不“过瘾”。这其中,对航母的期盼尤其突出。
      当今,航母已然是世界强国的“名片”。不仅美国把航母集群四处派遣,英国在马岛战争动用了航母编队,就连印度也费尽心力自己造航母。这种情况下,堂堂中国海军要是没有满载舰载机的航母,何以保卫海疆?
中国对航母的呼唤,还有很现实的国防意义。我国领海面积广阔,要保卫自己的领海,就需要在南沙等地投入兵力。然而,南沙最远处距离我国最南方的军用机场1500公里,而我空军的主力战机歼-8,其有效作战半径只有800公里。如果能有航母组成编队,为作战飞机提供移动的中继站,则我军可能投放到南沙的综合实力将大增。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关于“造航母”的传言几乎年年都有。前苏联解体后,中国先后购买了前苏军退役航母明斯克号、基辅号用于旅游参观。后来,前苏联尚未完工的航母又被购买并进行翻修,成为一艘“模型实体舰”。在2007年香港军备模型展上,就有仿造的“中国航空母舰”模型亮相。
       正如去年3月中国海军副政委邬华扬表示的那样,中国已具备自主建造航母的经济与技术能力。至于到底造不造,什么时候造,还得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造一艘航母耗资巨大,比如美军一艘大型航母,建造费用约40亿美元,而每年的维护费就达十多亿美元。
       总之,如果下决心造航母,就要建立一个真正有战斗力的海外编队,而不是仅仅拼凑几艘船、几架飞机做样子。在这一步棋上,中国军方表现得谨慎、稳健。实际上,就算中国真的建造了自己的航母,也不可能拿航母编队去和谁硬拼。面对全球霸权挑战时,保家卫国主要还是依托于岸基导弹和潜艇。
    通过这次讲座,让更多的老师了解了航母的作用和前途,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国防策略,增加了国防知识,也更增添了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热爱。(陆琴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