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群英会】南京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11-12-23   点击:   来源:师发处   录入者:师发处

 

南京学习体会
荆琴芳
2011129,学校组织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外出学习。上午,我们有幸去南京四大名校之一的“南师附中”观摩学习;下午,我们去陶馆瞻仰了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此次外出学习,给我在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方面进行了双重洗礼。
首先,我被南师附中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被南师附中学生们的热情和睿智所震颤。第二节课上,彭蕾老师的阅读课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内容充实。她的课堂导入尤其可赞。本节阅读课的主题是“Cultural differences”,她能够结合报刊上最新的热点文章来引入主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这不仅体现了她本人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精神,更体现出了她敏锐的教学眼光,能够从信息的海洋中及时挑选出最新鲜的教学素材。当我看到她的这种引入时,我暗自自叹不如。但是,同时,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一定要不断学习,汲取最新鲜的语言素材,使自己成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老师。另外她在课堂中能够旁征博引,关于龙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她能够选取《约翰启示录》中的一段原汁原味的英文,让学生们能够深刻地感受西方人眼中的龙的形象。陈莉老师的task上得如诗如画,让我也有了出去旅游的冲动了。她的task课除了完成既定项目之外,也补充了一定的词汇讲解和词汇练习。这也给我一定的启示。以后我在上task的时候,也可以将词汇讲解融入task的过程之中。同时讲解词汇时,可以配一定的练习,即将即练,提升学生的兴趣。作为南师附中,他们的学生自信,阳光,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唯一不足的或许也是由于他们的实力和自信,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不是特别的积极,似乎集一人之力即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南京师大附中听课心得体会
钱玺仰
2012年12月09日,我有幸参加南京师大附中公开课听课活动,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英语的多样和精彩。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教材处理独具匠心,设计巧妙。可以说良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精彩与否的关键之一,老师都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点(关键词句、关键问题)来展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重点段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  
3、 课前互动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在这次听课中我发现课前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较好的,课堂都比较成功,老师们大多数从自身的生活着手,利用新闻,自身体会来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老师能说会道,肢体语言丰富,很得学生们的喜欢。
4、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但我认为某两位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不是非常的到位。衔接得不是很自然,课堂上学生们未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      
总之,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新人才。
 
 

 

下午的行知馆之行让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坚守着他的教育理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也是他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先改成陶知行,而后又改成陶行知的原因。他的教育名言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比如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他的“教学做”三合一理论对于现在的英语教学也是适用的。我们现在强调在做中学,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应该适当的下放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南京之行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在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我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践行所学所思,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尽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