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教研室及局属各普通高中教导处并历史学科教研组:
根据《关于开展常州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的通知》,2016年9月21、22日,市教科院组织了常州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决赛,现将竞赛情况通报如下:
一、竞赛结果
一等奖:
蒋莉萍(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袁珺(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龙胜春(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二等奖:
郁继刚(江苏省溧阳高级中学)
吴苏扬(省前中国际分校)
陈希磊(常州市第一中学)
三等奖:
曾婧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方丽娟(金坛区第一中学)
汤毓江(金坛区第一中学)
沈红英(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大赛第一名蒋莉萍、第二名袁珺两位老师代表常州市参加江苏省比赛。
对以上评比结果如有异议,请于一周内向市教科院院长室反映。监督电话:86669500。
二、基本功竞赛过程中的问题
1.即兴演讲
历史教师应该是一个擅长口头表达的人,基本功竞赛中的即兴演讲主要是考察选手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性、问题分析能力。在即兴演讲中,不少教师语言表达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语言组织不连贯;演讲缺乏逻辑性,前后重复,最后无话可讲;演讲缺乏激情,或者不是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教师甚至像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习题,这就脱离了即兴演讲的本义,希望选手对此能有所反思。
2.教学设计和模拟课堂
(1)材料运用大都停留在注释层面。材料的选择受教材的结论的影响,往往是利用材料来注释教材的内容,偏离了史料教学的本质。同时对材料解读简单化,没有很好地深度挖掘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
(2)在教学设问中,缺乏明确的思维指向性,使学生不知该运用何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其次,设问缺乏开放性,学生不需要认真的思考,在教材中即可找出答案;再者,在设问设计中,缺乏追问,难以反映学生深层次思考的情况。
(3)在教学中忽视板书的作用。结构化的教学板书,可以比较直观的反映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教学思维的展开。
(4)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忽视了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通俗化。
(5)教学的线索不太清晰并且过渡缺乏逻辑性,造成教学内容之间的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