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老网站内容备份>>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相遇公民教育的世界,在懵懂的年纪扛起担当---记常州三中承办江
发布时间:2016-07-02   点击:   来源:未知   录入者:温惠红
  

 


 

 

 

相遇公民教育的世界,在懵懂的年纪扛起担当
                       ---记常州三中承办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

    7月1日下午,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在常州三中隆重召开,此次活动分中学组和小学组两个会场同时进行,来自常州三中和李公朴小学两所学校的公民教育课题组通过模拟听证会,为与会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场公民盛筵。课题组同学分成“解释问题”“政策分析”“建言献策”“行动计划”四个小组进行汇报,结束后接受三位听证官提问,同学们详实的研究资料、准确的研究数据以及机智精彩的回答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江苏省公民教育活动承载着全省中小学生公民素养、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责任,常州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历经11年的探索,公民教育项目日益成熟丰满。常州三中此次能获得活动的承办权,正是得益于已然形成的校内外良性互动的公民教育格局。
    其一,学校借助多元活动载体,搭建公民教育课程基地。
    公民教育特质在于“社会参与”,常州三中作为项目实验学校,在方式上突出参与性,从最初的以“模拟听证”作为公民教育的呈现方式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参与模式。学校以提升公民素质为目标,以“社会参与”要求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公共精神”和“民主意识”,这三种素养的实现分别有其对应的活动载体。“模拟联合国”力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义工联服务队”力求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而“民主意识”主要通过“模拟听证会”和“模拟政协”两个有效活动载体来实现。
    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学校不断改进每个项目的实施流程,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实施模式,共同促成学生公民意识的不断提升。正是因为日趋成熟的实施模式与丰硕的成果,常州三中政治组申请并建立了常州市高中首个校级公民教育课程基地,为公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其二,学校做到“落实教材、落实课时、落实师资、落实经费”。
    常州三中不仅丰富了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体系,更创新了公民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学校积极做到四个“落实”--- 即“落实教材、落实课时、落实师资、落实经费”。其中最关键的是保证公民教育课程每周的实施,学校近年在全市、市区开设过多节公民教育汇报展示课。同时,学校牵头统一编制教材,修订了系统的教师和学生指导用书,教师在实施公民教育项目过程中积累并更新自身的教学与组织经验。学校在落实教材和资金的基础上,以政治教师为主体采取兼、聘形式结合,建设了一支专业的公民教育教师队伍。
    其三,学校将公民教育活动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多次获得省市奖项。
    公民教育不仅是“学生社会化”的路径,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为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三中将公民教育活动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并逐步成为学校特色活动之一。近年学校在省市评比中获得喜人成绩,仅2015年就有多项课题斩获殊荣,如《关于常州市区大型犬伤人问题的调查研究》获公民教育项目评比江苏省和常州市一等奖,《关于推广实施与完善常州市屋顶绿化建设的调查研究》项目获常州市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关于常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与使用的调查研究》获常州市二等奖、江苏省三等奖等。
    通过公民教育,学校希望把“独立、自主、责任、奉献”的现代公民人格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外显为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积极的姿态,更睿智的眼光,承担起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这亦是三中实施公民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文:徐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