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员参与谋发展 集思广益绘蓝图
随着常州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工作的不断推进,有着88年悠久办学历史和辉煌办学业绩的常州市第三中学迎来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学校易地新建工程被列入常州市属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校建设关系到办学条件的优化升级,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新校规划设计是新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新校建设的起点。为集思广益,优化新校规划设计方案,近日来,学校多层面召开咨询会、校友座谈会和面向师生“金点子”征集等多样化的研究和互动方式,拓宽信息渠道,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奠定基础。
领导关怀,科学引领
常州市教育局陈海军书记、丁伟明局长非常关心学校建设与发展,近日先后来校听取易地新建工程规划方案汇报,并从科学性、规范性、发展性等角度为新校区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他们指出,学校的建设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加强校园文化内涵的整体布局,创建面向未来的自由、灵动、舒心的生态校园,为师生健康生活提供智力支持和环境保障,让师生享受自然的恩惠;校园建设不同于公园造景,要做到人与环境的深度融合,让景因故事而生动,故事因景而更有意义,且要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希望学校能结合不同意见,整体考虑,明确定位,明确内容,确保新校建设的顺利进行。
校友座谈,出谋划策
为使新校建设方案更加科学,更好地传承三中的历史与文化,校领导于近日还特别邀请知名校友,原常州市规划设计院院长、61届校友沙春元先生,中国书协会员,江南书画院副院长、“老房子”专业画家,常州工学院特聘教授、73届校友季全保先生,学校原工会主席、73届校友汪瑞平先生莅临母校,就“新校建设方案”向他们征询建议。老校友对三中的一草一木了熟于心,富有感情,听得认真,看得仔细,不时提出精彩建议。强烈表达了要将学校的文化长廊、院士铜像、校友捐赠的石刻与题词等代表三中校园文化根脉的精华移植到新学校。征询会的气氛自然热烈,校领导虚心听取意见,认真记录,对校友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前几轮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开学后再次通过征集“金点子”和座谈会等方式,广听民意。怀揣着对未来三中美好的愿景,教工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实际感受,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中肯、实用的意见与建议。学校领导认真阅读每一份材料,用心聆听每一个建议,并汇总归类,及时跟相关设计部门沟通反馈。
校园是师生心灵和梦想的栖息地,新校建设是三中发展的百年大计,新校整体规划设计又是建设的龙头,在规划上一定要把前瞻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规划要有三中的特色,规划布局要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和校训“诚毅”等文化元素。相信在各方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易地新建工作定能不辱使命!(文:陈荣中 温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