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老网站内容备份>>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巧借外力,共撑一把学习之“伞”
发布时间:2015-12-30   点击:   来源:未知   录入者:温惠红
  

 


 

 

 

巧借外力,共撑一把学习之“伞”

    2015年12月24日下午四点,高三学生齐聚新报告厅,一起聆听常州市教育科学院语文教研员周於老师所做的《厚积薄发 精微致远》报告。
    首先学校分管教科研的顾润生副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周於老师,周老师有着多年的命题经验,在文本解读上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顾校长希望大家用心聆听,认真记笔记。
    接着周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经验,从阅读习惯、难点突破、应对策略三个方面给了同学们很多可操作的意见。他希望同学们首先要养成做标注的习惯。在阅读小说时,第一遍要全心投入,一气呵成,并在读完后进行圈画批注,包括:人物姓名、关键动作、细节和值得注意的修饰语。第二遍要进行揣摩局部,前思后想。因为这一遍阅读要涉及到后面问题的回答,要关注描述性、评价性的语句,还要思考前后部分之间的联系。第三遍要能跳出小说,由此及彼。周老师提醒大家要想一想小说的人物是否代表某个群体阶层,小说的人物、意象和作家的国家观、民族观、事业观、生命观、文化观、审美观、家庭观等是否有联系。周老师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篇小说《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为例,给学生们做示范,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词、句需要圈画出来。在散文阅读中,周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展开联想,联系自身的经历或阅读体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或态度。还要知晓不同表达方式的功能,要善于揣摩重要语句。
    在作文方面,他给学生们看了两个具体的写作片段,指出不少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会强加结论。他提醒同学们所选择的素材一定要确凿,要认真想一想所选择的素材究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同时他结合三中高三近阶段的月考作文题,进行了详细、深刻地分析。
    贴近学生的学习,直面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让一个半小时的报告精彩而接地气。同学们聚精会神,边听边做笔记。当周老师就某一方面向大家提出问题时,学生们给予积极回应。一个半小时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更感受到了周於老师的温文尔雅和亲和力。报告结束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周老师精彩而高水准的讲座的感谢。
    工会陈荣中主席做了最后的总结,陈主席说:外面冬雨绵绵,行人需要一把伞来遮风挡雨。同样同学们在复习迎考的路上也需要一把有力的大伞,来给自己指点迷津。周老师的讲座就是一把大伞,相信在周老师富有智慧的指引下,合上同学们的努力以及所有高三语文老师的智慧,同学们一定能撑起高三语文学习的这一把更大的伞,让高考之路更通达。(顾岚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