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老网站内容备份>>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共享智慧 共谋发展
发布时间:2014-12-17   点击:   来源:未知   录入者:李书晶
  

共享智慧  共谋发展

——常州市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活动

暨常州市第三中学“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建设成果展首秀圆满落幕






 

 

 

 

 


 

 

 

 



 

 

1212日,常州市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活动暨常州市第三中学“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建设研讨活动在常州市第三中学拉开了序幕。

常州市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成立于20141119日,其成员单位包含了常州三中在内的18所高中省市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此次活动为共同体成立后的首次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主持,应邀参加的有国家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代蕊华主任、韦保宁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杰院长、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鞠文灿书记、常州市教育局丁伟明局长、常州市教育局常仁飞副局长、常州市教科院朱志平院长、长三角兄弟学校的有关领导、常州市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成员单位的分管校长、项目负责人和部分英语教师代表。

    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在三中外语剧创演坊上演,三中学子带大家“玩转”世界。扁鹊见蔡桓公,除了治病还能干什么?学生结合时下新鲜词汇、幽默元素,改编了一出兜售药品的剧目,英语、日语、韩语齐上阵,high 翻全场。不仅如此,意大利语歌剧,德语、日语、意大利语介绍当地文化,外语影视剧配音,全英文模联展示……,惊艳全场。观演者纷纷感慨,成果汇报太“震撼”,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学校多语种外语课程的开设与应用。

到底是什么样的课程,让学生有如此出色的演出?常州三中殷群校长以《彰显外语特色优势,实现学校转型发展》为题就学校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建设情况向与会专家及代表做了汇报:三中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项目致力于彰显外语课程设计的本质属性——体验,突出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性,适切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提升外语课程的生命力。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创设了融知识性、体验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外语学习环境。目前,已建成常州市中学首家外语同声传译教室、外语学习录播教室、外语自主学习资料室、国际学生交流中心;意大利小院、西班牙语亭、英语角、德语长廊和外语剧创演坊已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增强体验、延展课程的生命力,学校还将建设外语动漫设计制作室、外国文化风情体验室等。经反复思考、试点操作、多方论证,学校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多语种外语课程体系,并于2014学年在高一年级所有班级全面开展基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突出核心学习内容与学习能力的模型建构,提高学习效率和效能。与此同时,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德、意、日、韩和西班牙5门小语种选修课程及7门英语类校本课程,常年聘请外教执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境外研修、高校培训等举措,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教育视野、国际教学思维的优秀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境界的深度发展。目前,外语教师基本都有境外研修经历,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36.4%。学校在原有外语特色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外语实践创新路径,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德国明登市市长代表团、德国胡德城南文理中学师生代表团、新西兰卡普迪学校校长代表团先后到访,AFS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马可波罗计划”公费留学项目、“加拿大爱思德国际教育集团”合作留学项目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三中多语种课程基地建设专题片《凭特色创优势,以转型促发展》,进一步展示了学校在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一幅由项目驱动、注重师生和谐发展、追求鲜明办学特色、力争引领区位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美好愿景展现在了与会者面前。

“课程是一种机会;课程是一种体悟;课程是一种经验。常州三中的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从申报的过程,到逐步的累积和将来的打算,都渗透了一种课程的意味。” “当一个职业缺乏创造性,当我们的教学缺乏创造力,也就失去了魅力和存在的意义。教师要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创设者。三中的这次实践,是从教学走向课程的一个过程。这次的突破,是一个本质上的突破,在课程的整体引领下,架构学生成长的机会,发展的通道。这给我们每一所学校提供了一个好的案例,没有整体的课程建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 常州市教科院朱志平院长、常州市教育局丁伟明局长如是评价。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代蕊华主任更是用“多”、“活”、“实”三个词来评价了三中多语种课程基地的建设,并感慨于常州三中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做出如此突出的、巨大的成绩。他建议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做好如下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关注长效建设、注意成果辐射,并倡导常州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应成为专业的共同体、资源的共同体和价值的共同体。

三中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并实践外语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到底如何?作为研讨活动内容的一部分,12日下午,学校对外开设的英语研究课,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兄弟学校及全市高中英语教师约200人到场观摩。TED视频、利用先进的外语同声传译训练室开设的英语课等吸引眼球,备受瞩目。8节公开课充分展现了三中在课程资源选择和课程实施中实行的重大变革和大胆尝试,英语课堂一改往日任务堆砌的模式,更加注重教学中任务之间的联系和有效性,将课堂教学提升到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层面,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中发展语言能力,形成自己的语言思维品质,学生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下,激活原有图式,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课后,常州市高中英语教研员宋德龙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变是积极教学研究的产物,是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三中英语课堂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本次活动不仅有建设成果的展示、教学改革的研讨与感悟,更有专家的理论指导,让与会者充分享受教育教学的盛宴。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杰教授《关于中学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思考》专题讲座,高屋建瓴,巧妙地融合了风趣的语言和鲜活的实例,信息丰富,富有建设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引聆听者深思。

    常州市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由此扬帆起航,学校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也必将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