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引领科研提升
------常州市第三中学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力量之源。教育科研既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又是学校发展的硬道理。10月25日上午,市三中嘉宾云集高朋满座,2014-2015学年度教科研工作会议在绿厅隆重召开。本次教科研会议邀请了江苏省教科院科研处处长徐国华博士,市教科院规划办龚国胜主任、李令勇博士、王俊博士以及学校特聘教师参加,为我校教科研工作出谋划策。会议由教师发展处主持,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以及相关课题的老师参加会议。
亮相 展示
会议以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和小组交流为主要形式,学校共10个省、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组组长就现有的研究成果依次进行展示汇报。各汇报人精心准备,切中要点重点,深入全面分析,探求学法教理,努力将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的行动研究》在对我校学生校本课程学习需要和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开设“生教生”校本课程、实施基于不同类型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校本课程设置研究、建设由学生参与的校本课程网络评价平台等方式,努力拓宽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途径;语文教研组《高一学生“口头作文”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针对高中生口语交际的现实困境,立足课堂尝试性的以高一学生口头表达为研究对象,推动口语作文与书面表达的融合;体育教研组《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研究》确立“健康第一”的价值体系,积极构建校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园文体活动,创新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形式,为学生的体质发展打实基础,等等。各课题组在汇报时,条理清晰思路明确,材料翔实方法多样,研究踏实有效。
专家引领
在听取了各课题组研究成果汇报结束后,特邀专家纷纷精彩点评,同时也针对课题建言献策。江苏省教科院科研处处长徐国华博士认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各个课题有想法、有举措、有反思,注重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开展实证研究,他指出:发现一个能够成为问题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找准与某个标准的偏差就是我们值得去研究的问题,而这里的标准就是课程标准。他强调:教科研的研究方法要进一步规范从而更趋于科学;要科学设计研究前测量表,因为量表有问题那么其测量结果也会有问题;要更注重文献研究与梳理,精准把握已有的研究基础。市教科院规划办龚国胜主任、李令勇博士、王俊博士对各个汇报课题进行了一一点评。专家们的点评切实中肯,评价客观到位,解决了我们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同时也让我们倍受鼓舞,对继续深入的研究充满期待。
反思
专家精彩的点评,也激励我们进一步的反思。中学教师进行教科研,优势在哪里?又怎样发挥优势?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研究,以此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科研能力,两者的结合点在哪里?教科研怎样才能有效服务教学?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我们又如何把握师生关系?
总结 提升
最后,学校殷群校长别具匠心引用素材“可燃人、自燃人”为作喻,深入浅出谈到教科研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可燃人”就是富有美丽梦想的人,“自燃人”就是充满着工作激情的人,教师的发展应该是努力使自己由“可燃人”向“自燃人”转化。开展教科研工作是教师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课题研究的过程会让我们付出较多,但课题研究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教师在研究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悟要比在书本中所学、纸上所写多得多、深刻的多、有意义得多。我们的研究要把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作为主要方向,不在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说明新理念,而应当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研究,从而凝聚教育智慧。
【后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师带来一点乐趣使教师天天在进行上课时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到,教育科研不但是教师成长、成熟、成才的必由之路,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师的工作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有乐趣的事业。(蒋霞 张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