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追寻的美丽
——家长走进三中“诚毅”讲堂
题记:开学以来,学校“诚毅”讲堂活动氛围浓郁:老师讲时事政治、讲历史上的诚毅故事、讲爱生故事·····学生讲读书心得、讲成长故事······“诚毅”讲堂,三中师生的精神殿堂!
日前,高二家长陈翔女士走进学校“诚毅讲堂”,以“美丽,无处不在”为题,用精美的图片和故事向高二学生介绍了她心中的旅行、她眼中的世界······
她说:“行走,是一种增加见闻的方式,通过行走,人们可以看到在大城市中根本不可能看到的人文风情,但是更多的,行走可以洒脱心灵。”
学生说:“随着画面,伴着音乐,我开始一段奇妙的旅行。从常州,到安徽;从安徽,到内蒙;再从内蒙,回到我们所熟悉的这个城市。”
她说“贫困山区的让她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孩子们的清澈而充满渴求的眼神。”
学生说:“我们所浪费的今日,都是那些远方的孩子所祈求的明日。我们时而厌弃的校园生活,正是他们苦苦梦想追求的生活。”
她说:“旅途中拍摄下来的孩子,他们纯真、幼稚、贫困但热情。也许用贫困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不恰当、不委婉,但是无论谁看到那炭火、炉灶、那些简陋的家具,都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学生说:“在我们跟着流行乐欢快的摇动身体时,那些孩子所接受的流行文化,可能比我们父母儿时所接受的还要“落后”;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摇头晃脑、昏昏欲睡时,向那些孩子授习知识的老师,可能文化程度还抵不上江苏地区的普通高中生。我们也许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社会、国家赐予我们的富足的生活,但是无论何时何地,请记得珍惜、节约。因为我们没有立场,没有资格去浪费这些福利。在那些天真的面孔,辽阔的风景之中,我们更应该感到责任的重大。”
“愿我们不会太自满,以致忽略了这世上的不义;愿我们永远不会因为太舒适,以致忘了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愿我们永远不要以为自由是理所当然的,以致忘记了那些不自由的人;愿我们永远不要迷信权威,而不察看他是否合乎正义;愿我们永远不忘用自己的声音、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好。”学生们如斯说!
结束语:一切都是教育,但都不应只是教育!只有那些真正走进心灵的才能唤起学生德性的自我创造。或许这就是教育追寻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