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校紧紧围绕第三轮主动发展规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协作,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知校、爱校、兴校的热情,认真梳理和充分反映2012年我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现遴选出2012年常州市第三中学校园十大亮点候选项目20条,诚邀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评选2012年校园十大亮点。
请在您心中的评选条目序号对应的空格内打“√”(选票另发),评选结束后,学校将根据推荐入选比例给予奖励。
附:2012年校园十大亮点评选候选材料(排序不分先后)
1.高效推进基本建设,全面优化办学条件。
2012年我校教学综合用房翻扩建工程优质高效推进。学校充分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扎实推进“廉洁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确保施工质量、进程和安全。1号教学楼实验楼及地下停车库已于2012年9月顺利封顶,计划于12月底全部竣工。2号教学楼及食堂报告厅计划年前封顶,信息楼加固、教学南楼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前期手续,计划12月开工。与此同时,综合考虑学校配套设施、信息化设备、实验器材等教学装备的建设,全面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2.组织建设亮点频现,创先争优硕果累累。
一年来,学校党建工作健康发展,2012年2月26日,学校党委圆满完成换届选举,进一步优化了党委委员结构。学校党委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和学校发展相结合、和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和服务师生员工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学校被评为2010-2011年度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单位,殷群校长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丁志伟主任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3.积极拓展项目渠道,国际交流蓬勃发展。
2012年2月17日,学校隆重举行赴意大利留学学生欢送会,至此,三中已有六批近150名高三毕业生通过“马可波罗计划”留学意大利,就读于比萨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部分第一批赴意大利留学学生已经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取得本科学历。
我校从2003年在常州地区率先参与CEAIE—AFS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来,共接待了20多位外籍学生,并有近70多位学生,分赴世界几十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担当起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2-2013年度CEAIE—AFS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我校接待了来自德国、意大利的交流学生,派出9名学生,其中张沁园同学获奖学金人民币53000元。
2012年5月18日,学校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爱思德国际学院正式签约缔结姊妹学校,在师生学术交流、教师培训、国际课程的本土化以及学生赴加拿大留学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为师生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的国际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在对传统资源、国际资源的整合中获得全面、全新、全优的可持续发展。
4.开阔国际教育视野,引入国际教学思维。
学校不断加强教师赴境外研修工作力度,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视野、国际教学思维的校本化优秀教师团队。2012年,钱玺仰、荆琴芳、李杰、陈兴文4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培训学习,丁志伟老师赴加拿大交流学习。
参加境外培训的教师分别就各自参加的学习培训项目向全体教师进行了汇报,介绍国外基础教育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特色和经验,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学习成果。
5.务实开展校本培训,教研结合成效显著。
学校以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指导,将绿色课堂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列为校本培训重点,通过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外出学习交流、教师个人研究项目、教研组“每周一课”、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成长营等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成效显著。
2012年学校新增市教学能手4人,市教坛新秀4人。缪素玉老师获省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及全国教学观摩二等奖,夏国生老师获“师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一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有近80篇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教育,从原点出发”案例获全国生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年12月6日上午举行的以“关注学生需求,创生绿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对外公开课活动得到了来自镇江以及常州等地的兄弟学校近150位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6.开设第二外语课程,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暑期,学校与南师大合作开展教师意大利语、日语培训,在此基础上,开设意大利语、日语等小语种特色课程,拓宽学生外语学习领域,扎实推进国际理解教育。2012年10月,学校被常州市教育局确定为首批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开展的外语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10月,陈虹霏同学在常州市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将代表常州市参加江苏省英语电视口语比赛。
7.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服务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语言学习类、才艺特长类、文化拓展类、研究性学习类等四大类近70门校本课程,更好的服务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一年来,有近120位学生在各级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高二(1)班陈晓常同学获第二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江苏省特等奖。学校荣获第六届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
8.创新教师评价机制,首评“五星”风采教师。
学校以龙城旅游控股集团设立的奖教基金为依托,在传统“六评”活动的基础上,开展首届“龙城”五星风采教师(管理之星、教学之星、教科研之星、班主任之星、服务之星)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活动从5月启动以来,在确定评选办法的基础上,经过个人申报或班组推荐,有30余名教职工参加初选;学校考评小组对教师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产生了20名候选人并在校内进行公示;7月初20名候选人的事迹介绍展板在校内展示;8月29日进行候选人现场展示和投票评选,最终评选出十名“五星”风采教师。这次活动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全校教职员工踊跃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民主、科学、开放的办学思想,在树立教师的标杆榜样,引导广大教师学习身边典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对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9.创新学生评价方式,海选“津通”风采学生。
2012年“津通”风采学生评选一改往年由班主任老师推荐,更多参照学习成绩的惯例,由学生、教师、家长投票评选产生,真正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真正把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里。
本次评选包括班级海选和年级海选两个环节。全体学生倾情参与,活动为全校同学搭建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评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引发了有关优秀学生的相关标准的广泛讨论,是学生心目中优秀标准产生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是一场值得回味的‘演出’,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目’!”对本次活动学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10.延伸学校文化内涵,润泽学生生命成长。
2012年,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高一年级各具特色的班牌展示,诠释了班级愿景和班主任治班理念;高二年级书香教室中一个个小小的书架,承载的是班级浓厚的读书氛围;高三年级《我的高三,我做主》系列班级文化展示活动、名著小报展评活动无不渗透着文化的浸润。
江苏省第四届网络读书征文活动、江苏省第十二届高中生作文大赛、常州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网络读书活动、常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作文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中华颂活动、“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原创暨经典诗歌朗诵活动、“一站到底”语文知识大赛、纪念一二·九大合唱比赛、制作“三中赋”陶印长卷等等,浓郁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高三(5)班贾斯诚、高三(6)班袁铭钰荣获省二等奖,高三(2)班蒋青婷、高二(2)班秦力峰等18位学生获省三等奖。在常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作文比赛中,高三(6)班袁铭钰、高三(7)班符希两位学生分获市二、三等奖。
11.弘扬高三精神,成就学子梦想──2012高考再续辉煌。
2012年,面对学校异地过渡等多重不利因素,高三年级全体师生发扬“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合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执行”的高三工作精神,在坚持中进步,在逆境中成长,2012届高三“二本”上线达到47%,“三本”上线超过90%(近几年最高),学生成绩与三年前进校相比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12.唱响爱党心声,展示教师形象──男声小合唱荣获局属单位一等奖。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训练中,合唱队全体成员不计个人得失,坚持利用休息时间热情参与,刻苦排练,他们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3.舞动青春旋律,展示艺术风采——校舞蹈队荣获市中小学舞蹈大赛一等奖。
2012年5月25日,常州市第四届“天天红火网杯”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少年宫举行,我校艺术组选送的舞蹈《秀色》夺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王明霞和王科老师带领舞蹈队学生认真准备和精心排练了两个月,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在舞台上美丽绽放!这也是近年来我校舞蹈队连续第三次获得舞蹈类一等奖的好成绩。
14.讲述爱生故事,传递师生真情——《爱生故事》征文系列活动。
学校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启动了《爱生故事》的征集和评选工作。活动共收到征文90多篇。评选出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名。2012年9月,结合“师德建设月”活动主题,利用展板的形式对这二十篇获奖征文进行了公开展出。
15.事小情真,和谐校园——《寻找身边的感动》主题征文、演讲活动。
2012年寒假期间,广大教职工热情参与了《寻找身边的感动》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征文一百多篇,评出获奖征文二十篇。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教师以随机抽签的方式上台演讲。征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却道出了教师在平凡的生活中,内心蕴含着的彼此之间的欣赏与关心。字数不多,却真情感人,只因心中有爱,有善,有责任!征文活动成为大家表达感激和赞美的一个机会,也成为了延续关爱的接力棒!同事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师生之间的真情构成了和谐校园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16.常规演绎经典,聚焦媒体视点——2012级学生军训活动。
军训是学校常规工作,2012级军训学校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欧群担任组长的军训领导小组,确保学生军训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从家长心理角度出发,学校军训专题网站开通网上直播,及时更新图片文字信息,让家长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训练情况和点滴进步。军训期间学校安排了系列体验式活动,充分挖掘军训的德育功能,“包饺子”活动,让学生与老师、教官一起动手,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一封家书”拉近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距离;“战地烛光”是送给每位在军训期间过生日的同学的一份祝福,让学生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我校2012级学生军训,成为各家媒体的新闻亮点,《扬子晚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以及常州电台和常州教育网等多家媒体记者在我校军训期间多角度、多维度地采访、体验了学生的军训生活,并进行了集中报道。黄健老师被评为江苏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个人。
17.感恩母校,铭记责任——别样的2012届高三毕业典礼。
围绕“感恩、理想、责任”主题,设计一次影响学生终身的毕业典礼是2012届高三团队的智慧体现:萃取三年来年级活动片段,精心制成视频光盘,在毕业典礼大会上播放,让全体高三师生重温成长的快乐,并把这张凝聚师生成长快乐的光盘赠送给每一位高三毕业生。小小的光盘蕴涵着母校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也铭刻了学生对三年高中美好青春的记忆,让学生在感恩中铭记母校,在感恩中明确责任,在感恩中树立理想。
18.感恩·感悟·体验·成长——2012年生命教育月系列活动。
曾有人说,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很多学生们心灵中“丢失的一角”,更是教育体系中“丢失的一角”。2012年,学校努力融合各种力量,填补这一缺角。生命教育主题黑板报展评拉开了生命教育的帷幕;教师节“心语心愿”活动,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感恩的情绪悄然浓烈;爱心义卖活动传递着学生之间的关爱,用行动诠释着爱的力量;《因为爱情》主题班会,让孩子们懂得爱情其实更是一种责任;校园心理剧展演活动,自己编,自己演,演自己,形象地展示心理困惑,寻求解决方法,让演员与观众共同体验心灵成长。2012年,我校“双赢,从心开始”生命教育项目在常州市征集评选学校生命教育优秀成果活动中被评为市生命教育优秀项目。“因为爱情”生命教育案例被《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阶段性成果选编》收录。
19.才艺给力,我型我秀——文化艺术节校园达人秀大赛。
校园达人秀已成为学校文化艺术节的品牌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个性、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一展响亮的歌喉;在这里,你可以秀出动人的舞姿;在这里,你可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只要你敢show自己,舞台就属于你。活动期间节目精彩纷呈,形式活泼多样,小提琴、架子鼓、古筝、萨克斯、英文朗诵、民族戏曲、舞蹈等等应有尽有,每场比赛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20.围绕中心,服务青年——学校团委被评为教育系统优秀团组织标兵。
2012年5月,在江苏省常州中学召开的全市教育系统五四表彰大会中,我校团委荣获“优秀团组织标兵单位”称号。一年来,学校团委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在广大师生关心支持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团建思路,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师生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为学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上级团组织和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