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老网站内容备份>>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在交流中进步 在互动中提升——市三中赴浙江衢州二中学习侧记
发布时间:2012-12-03   点击:   来源:未知   录入者:李书晶
  

在交流中进步  在互动中提升

——市三中赴浙江衢州二中学习侧记

 

 



 

 


 

20121123,市三中殷群校长带队,全体英语老师赴浙江衢州二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学习交流活动。衢州二中是江浙沪皖闽五校联谊中最具国际化风情的一所学校,不仅校园美景风情万种,外语教学上也是颇具特色。

下车伊始,尚未洗净旅途中的疲劳,全体老师便一头扎进课堂,实实在在从课堂观察,认认真真在讨论中分析。虽则是随机听课,但仍然从听课过程中感受到衢州二中浓郁的外语特色氛围。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案设计弹性且自然,以问题带动课堂生成,形成师生之间真实的对话。例如青年教师南红在课堂中的提问,每一次都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课堂的话题中,并且能够鼓励他们畅所欲然;而贵丽萍老师的阅读课则采用了别具匠心的阅读设计:将本来固化的选择题改变成的开放性的阅读理解题,将学生的思维从僵化的选择中解放了出来,并且鼓励他们积极思维,从出题者的角度来真正的参与到问题的设计和解决过程中。每一节课都是精心诠释,精彩演绎;每一节课都启迪真谛,发人深思。课堂上的行云流水使听课的各位老师无不赞叹:这样的学习,真是一种享受。

下午2点,衢州二中潘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衢州二中可谓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先行者。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当今国际化人才、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一方面,是教育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尊重世界不同的文化,培养地球公民意识和素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建议,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基本问题、世界国际组织及其活动、各国文化及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与合作等。另一方面,要让我们的学生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与国家责任。这一点应该是我们当今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在过去的一些年,衢州二中已经将国际理解教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潘校长还特别指出:“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

殷群校长也应潘校长要求,介绍了常州三中在发展外语特色方面的一些做法。常州三中是常州市老牌外语特色学校,一直致力于发展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中学生。学校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实际,在“课程建设”“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精心规划、科学实施、努力践行。目前,学校仍然坚持在高一阶段开设多语种的外语课程,同时致力于学生英语口语的通用性发展,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都有外语特色专栏。与此同时,学校尽全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每学年组织教师去国外研修,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研讨交流。可以这么说,在现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环境下,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备是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的教育选择。殷校长的介绍切实中肯,引起了在座各位老师的一片掌声。

全天的交流热烈有深度,从外语特色谈至当前外语教学模式,从课堂转型分析英语教学的运用章法,每一个话题都能激发两校教师的讨论,每一个现实情况都能引发双方的思索,双方在交流中进步,在互动中提升。水相荡乃成涟漪,石相击乃成灵光,相信这趟衢州之行,大家收获不浅。

第二天上午,在潘校长的陪同下,全体外语老师还参观了衢州孔氏南宗家庙。衢州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有“南宗”之称。大家幸运的见到了孔子第75世嫡长孙孔祥楷老先生并求教学习。孔老先生欣然开怀,为大家畅谈了自己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见解,倒也颇具启示。

在一片依依不舍中,大家结束了此次的衢州之行,每一次出行都有收获,每一次收获都应该转化为进步,每一次进步预示着常州三中更为美好的明天。

另: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创办于1953年,是浙江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优秀参赛学校,长三角地区教育科学研究优秀团队。

衢州学习体会与感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