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三轮三年(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主动发展规划,在“为每一位师生和谐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规划以“关注学生需求,创生绿色课堂,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今年是落实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为了深化“绿色课堂”的研究,日前,学校特邀上海市教科院
在与
1、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起点设计是“绿色课堂”创建的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⑴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⑵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要努力构建适应三中学生的各学科“校本化实施纲要”,使教师的教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真正让课堂成为“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的全部,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构建适应三中学生的各学科“校本化实施纲要”并配以一定的课例分析,要求教师能根据三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设计,那些地方需要增加铺垫?那些内容可以进行合并或删减?努力发挥教师处理教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从而更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3、要积极转变师生关系,努力形成“绿色课堂”评价观。
绿色课堂应该注重教师语言评价的激励性,教师积极的期望会唤醒学生积极的心态。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
学校将通过定期的全校示范课,各教研组 “每周一课”教学研究课等方式,组织开展“绿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使“绿色课堂”理念可感可触,立体呈现。
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全校教师务实的行动研究中,学校“绿色课堂”创建工作必将会做得更加深入,更有品位。(张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