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老网站内容备份>>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专家引领,积极谋划绿色课堂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2-05-16   点击:   来源:未知   录入者:李书晶
  



 

学校第三轮三年(20121月—201412月)主动发展规划,在“为每一位师生和谐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规划以“关注学生需求,创生绿色课堂,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今年是落实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为了深化“绿色课堂”的研究,日前,学校特邀上海市教科院朱怡华教授来校,就学校“绿色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活动进行一次研讨活动,殷群校长、陈文伟副校长及部分学科教研组长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朱怡华教授结合我校“创建绿色课堂”项目实施方案,从“绿色课堂”的基本要素、标准及教学策略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生动有趣地诠释了“绿色课堂”的深刻含义,她认为:“绿色课堂”倡导课堂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相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主宰、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课堂,重建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主要特征,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以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为教学追求的课堂,在 “绿色课堂”中,老师激情飞扬、语言富有诗意,课堂栩栩如生、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学生学习欲望强烈、思维活跃、人人参与、主动探索、积极表达自己见解,能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这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追求。

在与朱怡华教授面对面的交流后,学校教师发展处立即安排了一次全体教研组长会议,就“绿色课堂”的创建工作,达成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起点设计是“绿色课堂”创建的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朱怡华教授指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⑴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⑵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要努力构建适应三中学生的各学科“校本化实施纲要”,使教师的教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真正让课堂成为“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的全部,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构建适应三中学生的各学科“校本化实施纲要”并配以一定的课例分析,要求教师能根据三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设计,那些地方需要增加铺垫?那些内容可以进行合并或删减?努力发挥教师处理教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从而更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3、要积极转变师生关系,努力形成“绿色课堂”评价观。

朱怡华教授指出:优秀老师与普老师的区别在于激励评价语言之间的差异,激励的力量有时可能会胜过千军万马。在绿色的课堂里,评价不是为了甄别优劣,而是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增强自信,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绿色课堂应该注重教师语言评价的激励性,教师积极的期望会唤醒学生积极的心态。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

学校将通过定期的全校示范课,各教研组 “每周一课”教学研究课等方式,组织开展“绿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使“绿色课堂”理念可感可触,立体呈现。

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全校教师务实的行动研究中,学校“绿色课堂”创建工作必将会做得更加深入,更有品位。(张志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