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之行
陈文伟

图片1

图片2
09岁末,冬阳送暖,我和六位教育界同仁共赴上海格致中学,参加“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多样发展”的国家级高端论坛,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非常感谢常局长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使我们享受了2009年的最后一道“教育大餐”。
有着135年历史的格致中学,现占地不足20亩,一栋古朴典雅的校史馆,浓墨重彩的叙说着它的过去和现在。一个学校的底蕴要看它的过去,而格致中学辉煌的过去正成就了它今天积淀的厚重。也始终推动着学校走在教育改革和时代的前列。在这次高端论坛中,我们看到了格致中学在在新课改中取得的成就。学校始终秉承格致校训,把学生培养为具有格致精神的人,学校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设置,校本课程的多元开发,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无不体现出对格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校拓展型课程共有公民人格类、文化科学类、身心意志类、创意技艺类四大类。特色校本课程也是丰富多彩,有《格致学》、《创新学》、《经典哲学》、《金融常识》、《关注生存环境》、《综合才艺拓展》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友情参与本次高端论坛的还有三所名校,它们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天津市实验中学。三所学校与格致中学一起,分别介绍了学校的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等。在论坛过程中,还进行了校本课程展示课,有格致中学展示的《格致与维新》、《环保在行动》,也有来自天津实验中学的《EKG传感器》和北京师大附中的《京剧艺术欣赏浅论》,四节风格迥异的课充分展现了四位教师的个人素养,至今历历在目,萦绕在耳。也再一次说明了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加本次高层论坛的还有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委员会理事长王本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曹志祥副主任和上海市教委尹后庆副主任。后两位分别作了名为《多元需求与多样课程》《聚焦课程改革,走向多样发展》的主旨报告,报告中提出高中教育的发展不应是同质的,必须错位发展。对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亿计的优秀人才、一大批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也必须错位实现。当前,减负增效的关键是要对自己学校的发展目标正确定位,要继续以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抓手。教育部在09年的南京会议上明确了课程改革,在北京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所以,对于学校而言,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才能得到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