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全面推行围绕以核心素养为准则的教育基本精神,体现以艺术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审美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艺术、学习艺术、享受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
1、研究学校特色,根据学校实际开设艺术类自主拓展性课程和选修课程。
2、深化艺术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建设一支能满足各年级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新课标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
4、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切入口,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构建和谐的艺术教科研环境。
三、主要工作
(一)组织管理
1、加强艺教工作的管理、检查、总结制度,组内以定期检查和抽查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期末艺教老师对任教年级和学科进行质量分析,找出不足,制订措施。
2、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组织老师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知识和自身素质。
3、积极参加市、校级艺术类各项活动、比赛,争取好成绩。
(二)努力方向
1、领会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开展适合本校特点的艺术实践活动。
2、注重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基本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不能淡化。根据艺术教师的专长,挖掘潜力,各类社团、兴趣小组按计划正常开展,鼓励新生积极参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可在平时收集、积累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图片形式在校网站、校园宣传栏等开辟栏目进行公开交流展示,组内经常进行辅导心得的交流。
4、本学期要发挥教育研究和教育科研的功能,通过教育研究落实课题规划,通过教育科研解决教育难题,平时活动的内容应围绕课题内容,(每次活动确立“课堂观察的内容”)并将“课堂观察”纳入课题研究的范畴,将师生相互观察作为研究动力,提高观察的有效性,通过观察群体的建构,观察行为的连贯,提高教师教育的敏感性。
四、具体工作内容计划
音美教研组的工作仍将遵循学校工作计划,服从学校办公室安排,具体如:
• 组内全体老师为迎接四星复评和学校90周年校庆,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 朱冬健老师将从3月5日——4月10日,在常州市青少年宫给常州市10所初级中学上“劳动技术”课程;5月下旬为北郊高中和三中上通用技术课程;
• 朱冬健老师和高波老师还需完成3周为全市在常的AFS各国交流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的教学任务。
•王科老师将积极筹备(11月份)90年校庆一台节目;3月份开始参与参加中小学艺术展演的相关比赛;筹备与工会合作组织一次教职工歌唱比赛。
•朱冬健、高波老师积极辅导学生进行陶艺创作,将优秀作品选送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幼陶艺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及其他陶艺比赛,争取为学校再添荣誉。
本学期音美教研组的工作仍将遵循学校工作计划,以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强抓课堂教学、教科研、艺术社团活动的质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审美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实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组
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