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工作计划>>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音美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02-28   点击:   来源:艺术组   录入者:王明霞

本学年音美教研组的工作仍将遵循学校的工作计划,围绕打造活力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宗旨,强抓课堂教学、教科研、艺术社团活动的质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审美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实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教科研常规工作

教研组教学常规工作不放松,每两周集备活动确保正常开展,集备时间为周一上午的第二、三课;组内公开课进行有序,并及时做好网上宣传工作;积极参加市级各类教科研活动;鼓励组内教师撰写论文、教学设计,并做好投稿、参赛的准备。

活动开展

    除了常规的教学、教科研工作外,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组织开展也是重要工作之一。各类社团、兴趣小组的具体负责老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进度,有秩序地进行学习,在学期结束时做好学习成果的汇报工作。积极组织社团、兴趣小组的优秀学员,带领他们参加省、市级的各类各项比赛,争取优异成绩!本学期我组仍将继续配合好学发处、团委等部门,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

陶艺方面

一、与高校合作,争取建立南师大美院陶瓷艺术系实习基地,打造陶艺师资队伍。

为了满足陶艺课程多元化的需求,加快我校陶艺课程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早在2014年就决定聘请外校部分教师担任陶艺特色课程教学(见下表),形成专、兼、外聘“三结合”的陶艺教师队伍结构。但由于大学教授科研任务重、路程远,不能保证连续每周定时来上课,而其他学校老师课务繁重等因素的制约,我校只在2016年第二学期外聘少年宫王露老师来我校执教一学期的拉坯校本课程。

 鉴于我校美术老师较少,形成不了课程基地要求的专业教师团队,无法开设丰富的陶艺校本课程,之前的外聘计划又遇到诸多阻碍因素,因此建议改变思路,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合作,使我校成为其学生实习基地,每年上下学期分别接收35名陶艺系研究生和大三本科生来我校实习,这样既能壮大我们的陶艺专职教师队伍,又能开设如:陶瓷彩绘、翻模、陶瓷釉料、陶艺创作、拉坯等丰富的陶艺课程,充分利用我校前几年采购的陶艺教学设备,同时一节陶艺课也有23名老师同时指导,能从实际操作层面满足一个班50位同学的需求,减少学校外聘老师课时费开销,保证陶艺教学科学、全面、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轨发展路线

计划聘请高英姿、刘德龙、陈云龙三位陶艺专家来校指导陶艺校本课程建设及陶艺教学工作,从理论的高度引领我校陶艺课程建设方向,同时从实际操作层面做细致的指导。

2016-2017学年年计划邀请外校专家来校讲座计划表

日期

邀请专家

讲座内容

参与对象

201610

高英姿

《美术高考陶艺专业考试指导》

高二美术班全体学生

20175

刘德龙

《陶艺集体创作》

高一全体同学

三、丰富并完善陶艺校本课程建设

1.开设更多陶艺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

陶艺教育是一个实践活动较强的过程,从设计方案的制定到工具材料的选择,从制作技法到陶瓷烧制,涉到技术、艺术、科学、历史文化等诸多知识,综合性极强,这就要求我们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如今我校以陶艺课程为载体,打通学科界限,开发陶艺与各学科的整合,形成了《陶印》等新陶艺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我校决定进一步扩大课程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选择,让我校学生感受从揉泥到成型,自己配制釉料到上釉烧制的完整工艺流程,对传统陶瓷制作技艺进行继承和发展,预期开设的课程如下:

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上课对象

上课时间

年学课时总数

1

陶艺基础

朱冬健

 

高一年级

每周一课

91011456月上陶艺基础)

24

2

陶板刻绘

 

高二文科班

双周一次课

(按照课表)

16

3

   

 

“小陶艺家学会”社团

每周三下午第四课

24

4

   

 

陶艺校本课程

选修学生

周五下午第四课

24

5

陶艺创作

南师大陶艺系研究生

陶艺校本课程

选修学生

时间待定

24

6

陶瓷彩绘

南师大陶艺系研究生

陶艺校本课程

选修学生

时间待定

24

7

陶瓷釉料

南师大陶艺系研究生

陶艺校本课程

选修学生

时间待定

24

同时加强陶艺电子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对陶艺教科书、文献和期刊等资源进行收集、组织和整理,将其制作成网络课件和微视频,学生通过互联网就能在家观看陶艺制作视频,学习相关知识和操作技法,并能通过留言发帖等形式与教师进行在线互动,实现了陶艺课程资源共享。

2.继续修改并完善《陶艺》教材

    我校曾与中央教科所联合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普通高中陶艺实验教材,该教材于2006年印刷发行至今,我校在陶艺综合实践领域又进行了10年的探索,将在第六单元《设计运用》中添加第三节《器皿设计》,在第九单元《综合实践》中添加第四节《陶印乾坤》及第五节《陶艺烧制》等内容,加入些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赛中斩获金奖的优秀作品,使该教材更加完善。

四、以教科研为抓手,促进我校陶艺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已经开始,高波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基于陶艺校本课程下的多学科整合研究》正在筹备,等待专家开题论证,我们借此契机,做好本轮陶艺课题研究,由以往教师主持课题研究转向激发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整合之后的课程呈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方式的革新。

常州市第三中学陶艺校本课程整合一览表

整合前

整合后

语文

古文赏析

陶印诗文长卷

数学

立体几何

陶泥切割几何体

立体几何在陶艺制作中的推理运用

物理

力学

电学

陶器中力学原理的应用

会发光的陶艺

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陶艺烧制中釉色变化研究

历史

文学艺术史

中外陶艺发展概况

音乐

中国古典乐器——塤

中国古代陶瓷乐器欣赏与制作

五、以比赛为载体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中小学生陶艺类大赛,集设计与制作为一体,争取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的经典陶艺作品。通过参赛,加强学生对陶艺制作的体验和感知,让学生逐步养成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发现探究创新能力。

六、积极参加并配合课程基地共同体建设

将积极参加并配合课程基地共同体建设,期冀着共同体的共研共行、共融共进、共享共赢,在活动中汲取其他学校课程基地发展与建设的经验,从而努力深化我校陶艺课程基地建设内涵、构筑课程基地的建设机制、形成课程基地建设策略。

                                                        音美组

                                                    2017218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