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高三一轮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开课班级:高三5班 开课人:李丽萍 时间: 2017年10月17日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森林或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了解森林或湿地的保护措施。
【考纲要求】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 识记:森林的环境效益、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
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脆弱性。
3.应用:根据不同区域分析森林破坏后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根据不同区域分析森林破坏后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
【教学重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学难点】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工具】Inspiration 概念图软件、AxeSlide(斧子演示)软件、同屏转换器、EZcast软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展示框架】以思维导图方式总体呈现必修3内容框架,告知学生必修3复习的方法,以某一区域典型的案例为载体分析区域的发展问题,涉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 【转承】解读考纲-分析考情-明确考向。告知学生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展示《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的知识框架。 |
师生互动,明确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和思路 |
让学生明确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学会学以致用 |
教学环节一:森林资源的作用、现状和分布 |
1.森林的作用 【问题1】森林具有哪些作用或价值?(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等) 【总结追问】这些应该是从生态环境价值角度考虑,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作为木材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属于社会价值) 【问题2】判断不同地区森林的作用。森林如果遭到破坏会带来怎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结归纳】森林具有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社会价值,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森林的现状 【图文资料展示】森林破坏后的裸露地表、2001-2012年森林净损耗最多的十个国家。 【教师讲述】通过图文资料分析,世界森林的覆盖面积由原来的2/3,减少为现在的1/3,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目前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3.森林的分布 【图文资料展示】世界现存原始森林覆盖图、大气环流图、洋流图 【问题】说出世界现存原始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分析森林的形成原因与保留下来的原因。 【师生互动】找出世界三大片、四小片热带雨林,分析成因;找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加拿大等高纬地区。从人口密度、开发历史、自然环境等角度分析其保留下来的成因。 【转承】前面大家分析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亚马孙热带雨林作为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效应更是明显,有哪些呢?看图说话 |
思考问题并回答,不断补充完善答案 分析热带雨林三大片四小片形成的原因 |
让学生能够全方位总结概括森林的价值 图文资料的呈现,教给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 |
教学环节二:森林资源的作用、现状和分布
|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图文资料展示】生物光合作用示意图、雨林水循环示意图、雨林物种相关资料 【问题】图文资料能够反映雨林怎样的生态环境效应 【师生互动】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雨林的脆弱性 【转承】热带雨林看起来如此枝繁叶茂,但有人却说雨林“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你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你们结合雨林中养分循环示意图分析成因。 【图文资料展示】雨林中养分循环示意图、温带草原和高温多雨的红壤剖面比较(图略) 【师生互动】雨林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一方面养分存储于生物部分,另一方面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将土壤中养分带走,相当贫瘠。雨林一旦破坏,难以恢复,证明其脆弱性。所以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转承】既然雨林具有如此重要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且很脆弱,我们应该保护,但巴西的亚马孙雨林却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3.雨林破坏的原因及表现 【师生互动】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雨林破坏的直接和根本原因,以及具体的破坏的表现。 4.雨林的前途:开发?保护? 【学生活动】分别以巴西农民、工人、政府官员、伐木公司商人、环保人士、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身份,分析亚马孙雨林的前途。 【师生互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二者并不冲突。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性开发措施。 |
读图分析总结归纳 学生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教材、复习资料找出雨林破坏的原因及表现 |
有启有发,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教给学生理解的知识 |
课堂小结 构建思维导图 |
AxeSlide(斧子演示)界面 思维导图 |
构建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
巩固所学,帮助学生理解 |
迁移运用 |
【迁移运用】请你根据《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节内容的学习,结合《大地图册P95》、教材必修三P37,尝试构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内容的知识框架。 【师生点评】略 |
学以致用 |
【教学点评】
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习课,重在以案例的解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下方面值得肯定: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式新颖。开门见山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告知学生必修3复习的内容框架,具体学习本节内容前“阅读考纲-分析考情-明确考向”,并告知学生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而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内容的框架,让学生十分明确本节课学习应达成的目标。用AxeSlide(斧子演示)软件、Inspiration 概念图软件辅助教学,Axe Slide文稿播放打破传统PPT的单线条时序的演示思维,将所有内容以系统性和结构性一体化的方式编辑在一张大画布上,利用平移、旋转和缩放(Zoom)等转场特效的方式从一个步序迁移至另一个,达到镜头推进和拉出的演示效果,让教学内容的演示简单、生动,同时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很能够吸引学生。
第二,教学条理清晰,善用教学资源。AxeSlide(斧子演示)软件让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亦可在层级结构的切换中训练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图片资源、文字素材的选取、呈现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既想呈现给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设计,也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之美。
第三,发挥教师特长,形成教学风格。近几年,李老师对思维导图的深入研究和运用,让教师本人和学生都形成了较强的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得心应手加以运用,进行能力迁移,绘制《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思维导图。教师对于AxeSlide(斧子演示)、同屏转换器、EZcast软件等新技术媒体的使用,是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且新技术软件、设备与课堂教学融合应用的探索已初现成效,教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