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学案一
【考纲要求】
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导学思路】
什么问题——什么地区——什么原因——什么危害——怎么防治。
【基础梳理】
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发生在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
和 。
考点二: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沙质沉积物多,大风日多且风力大),
是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人口 ,人类活动不当,表现为 (作为燃料)、
(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考点三:荒漠化的危害
使土地自然生产力丧失,不仅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考点四: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结合原因分析措施)
控制 ,提高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解决 问题;制定合理的 量,种植人工草场;调节
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 ;利用 措施、
措施和 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荒漠化的防治》学案二
例题:(2016上海高考题改编)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荒漠化问题日益加重,沿线的11个国家正饱受着荒漠化带来的一系列灾难。为此,沿线国家联手打造了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规划示意图。
问题一:图示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2分)
问题二:解释近年来“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化问题日益加重的自然原因。(2分)
问题三:沿线国家正饱受着荒漠化带来的一系列灾难,分析可能有哪些灾难?(3分)
问题四:为遏制荒漠化的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分)
问题五:试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11个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2分)
【知识网络】可修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高三复习课,主要的思路是以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作为引领,五个题目串出本节课复习的五部分内容,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和延伸。
本节课难点有两个,一个是课堂上学生回答的答案具有不可预测性,如何利用好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如何将学生的回答正确的引导到既定的轨道,这需要老师快速、准确的反应。
第二个难点是题目的设计,下面是我对题目反复推敲的简单记录。(蓝色是呈现给学生的题目,红色是对该问题的拓展,绿色是推测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问题一:图示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问题一拓展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哪些地方易发生荒漠化,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的原因各有什么不同?
问题一可能问题与困惑:西北地区和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干旱原因存在的差异。
问题二:解释近年来“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化问题日益加重的自然原因。
问题二拓展问题:干旱是不是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干旱为什么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自然原因是不是荒漠化的根本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可能问题与困惑: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的目的和根本原因。
问题三:沿线国家正饱受着荒漠化带来的一系列灾难,分析可能有哪些灾难?
问题三拓展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
问题三可能问题与困惑:问题的表达。
问题四:为遏制荒漠化的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四拓展问题:怎样记住这些措施,措施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问题四可能问题与困惑:措施与原因的对应。
问题五:试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11个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
问题五拓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11国的合作行动体现了哪些原则?
问题五可能问题与困惑:答案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