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四周——赵裕军每周一课
发布时间:2017-07-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裕军

4.3    新兴工业区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

2.掌握美国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如硅谷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等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硅谷的崛起,认识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 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

2.联系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了解其 技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信念和决心。

【教学重点】

1.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2.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1. 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

2. 讨论浙江温州乡镇企业和北京中关村的发展。

【教学设计】

一.新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人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P68   案例探究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分布及发展条件

    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

P69    415  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本图以框图的形式代替课文,直观地表达了意大利新兴工业发展地主要条件,成为教材不可分割地组成部分。阅读本图时我们可以与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进行对比学习。鲁尔区在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水源等自然条件起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也就是说鲁尔区的成长壮大是靠资源起家的。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除了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和交通运输方便是当地的优势条件之外,主要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得益于当时国际和国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如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促使厂家经营消耗能源、消耗原材料少的产品的生产;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以及政府的大

力支持,都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发展条件

内容

作用

区位优势

大批廉价劳动力

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节省生产建设投资

交通运输方便

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

输出,降低运输成本

国际经济

环境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的生产

国内经济

环境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新工业区兴起的资金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形成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P69 416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范围

    阅读本图是根据图例观察意大利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亚平宁半岛北部、波河下游平原以东北部靠近斯洛文尼亚的地

区。然后阅读图下说明,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为了同西北部米兰、都灵、热那亚构成的传统工业区(“第一意大利”)和至今工业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第二意大利”)相区别,被称为“第三意大利”。

2)主要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3)发展模式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萨斯索罗地区逐渐形成以瓷砖生产为骨干企业的工业小区。萨斯索罗及周围集聚了很多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建立起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 络。瓷砖企业的集中创造了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迅速扩散,并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P70  活动参与

1.教材中阐述的意大利工业小区的五个特点,温州都具备,温州的专业商品产

销基地,与意大利的工业小区相类似,因此可以说温州也是一个新工业区。

2.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各企业相互联系紧密,形成了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 络,它们在独立经营和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营生产。而温州的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产、供、销的 络体系,不能有效地开发市场,只是在狭小地范围内相互竞争。

3.本活动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提合理化建议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企业;主义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采取措施促进区域性联系 络的形成,并通过 络联系建立创新环境,提高技术水平。

P71  案例探究---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 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美国“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

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 ,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因素

区位优势

位置

位于美国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

属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

交通

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科 技

这里是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 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斯坦福大学与产业部门互相依托,教学、 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互相促进,使“硅谷”成为“美国高技术的摇篮”

市场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军事订货量

文化

“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地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地活力

P72 活动参与

1.本活动旨在考查学生对两种不同类型新工业区地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地掌握情况及分析和归纳问题地能力。分析两者地相

同点,应紧扣它们作为新工业区地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相的似之处,而两者的根本差别在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属于传统工业集聚而成的工业地域,而美国硅谷属高技术工业集聚区,紧紧围绕两者工业部门的不同分析它们的差异。

2.本活动题由三个小题组成,回答三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影响高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在于知识和技术,这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兴衰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关村高 技园区存在的问题则因其发展时间短,发育不成熟而伴生的现象。进行工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合理的工业项目,采取适宜本地特点的生产模式,外地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模仿甚至完全照搬。

{域名已经过期}

an>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