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04-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唯梅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地理教研组将结合市教科院、校教师发展处的要求,继续深入学习《教学建议》,规范组内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认真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完成教科院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学术交流,深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撰写各种教育教学文章。
本学期的具体工作,以各项常规工作为抓手,将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明确主题
本学期,教研组将在以下两大主题引领下开展教研组各项工作。
(一)主题式每周一课研究主题——地理“核心概念”教学过程的更优化
研究背景:2018年江苏省将进入新高考,无论是取消文理的方案,还是试验地区的情况反馈,地理学科都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教师的专业如何应对?教师如何将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我们决定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研究开始入手。
主题分解:拟将研究主题分解为以下三个小主题:1、核心概念的形成过程研究;2、核心概念的概念图解读;3、易混淆的核心概念的比较。
(二)教研组教学沙龙研究主题——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
研究背景:“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我们从“教”到“育”,要重视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也与本学期学科的一些活动密切相关,为教研组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主题解析:“地理实践力”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未来,实现个人生命价值。全面发展包括个性发展、自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拥有健康生活,并服务于社会。
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包括地理实践活动、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教具学具制作、识图绘图能力、照片视频收集、GIS等软件应用等。例如:会用工具(地图、罗盘、GPS等)、适应环境(观云识天、野营、避灾等)、有好奇心(推理、解释等)、理性生活(设计科学方案等)、欣赏世界(用地理视角欣赏世界)。
二、分层推进
(一)主题式每周一课研究主题——地理“核心概念”教学过程的更优化
1、以年级为单位,分层次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工作:
高一年级:以新授课为主,“核心概念的形成”是教学过程研究的重点
高二年级:选修班进入一轮复习阶段,教学过程需引导学生关注“概念图的解读与构建”
高三年级:综合复习与训练阶段,教学过程关注“易混淆概念的比较与运用”
2、依据分解主题,本学期教研组开课计划表如下:
本教研组学期研究主题 地理“核心概念”教学过程的更优化
第一次开课研究问题 概念图的解读与构建 开课教师 李丽萍 开课时间 第 8 周
第二次开课研究问题 易混淆概念的比较与运用开课教师何飞 开课时间 第 9 周
第三次开课研究问题 易混淆概念的比较与运用开课教师胡方晓 开课时间 第 10 周
第四次开课研究问题 核心概念的形成 开课教师 陆唯梅 开课时间 第 12 周
第五次开课研究问题 核心概念的形成 开课教师 赵裕军 开课时间 第 13 周
第六次开课研究问题 概念图的解读与构建 开课教师 吕秀玉 开课时间 第 14 周
(二)教研组教学沙龙研究主题——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
教学沙龙在教研组活动时进行探讨,拟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安排如下:
1、荷兰生态水青少年活动周: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时间安排: 3月底学生选拔大赛;4—5月深入研究;5月底荷兰水质论坛。
2、图识天下竞赛:
活动对象:高二学生
时间安排:4月初班级选拔组队;4月底组织竞赛
3、第十一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
活动主题:全球思维与地方行动
活动时间:6月上旬
活动对象:高一学生
4、带着父母去旅行:
活动时间与对象:作为暑期作业,在新高二地理选修班进行。
活动要求:3天以上;出省;自然、人文景观各至少1个;交1篇游记感悟。
三、预期成果
教研组目标:主题做引领,活动为载体,分层推进,合作共赢。
具体成果:(1)录播课4节以上;
(2)论文及教后记若干;
(3)市级重点普教课题顺利结题;
(4)新的课题成功立项,工作坊研究积累素材;
(5)在专用教室开辟学生作品展示区。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