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开拓学术视野,站稳中学立场——记常州市高三历史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11-22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张英
高三历史研讨会 张英 2016年11月 11月17、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溧阳南渡中学召开的常州市高三历史研讨会,与常州溧阳地区兄弟学校的同仁们一起探讨了高考的趋势及今年高三复习的策略。 本次会议研讨的议程: 1、溧阳两位老师公开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分组讨论:江苏卷特点;核心素养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问题; 3、省常中、省溧中、省华中根据近三年高考试卷的解读分析如何加强高三历史教学; 4、教研员黄天庆老师讲座; 一、江苏高考试卷分析: 从命题理念上看,1、今年高考比较重视基础,题目稳重平实,特别突出主干知识。2、重视历史的时序性,从题目设置的顺序看时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3、关注社会现实,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4、重视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等史观,体现历史学科思维和学生素养。 从命题技术上看,依托情境,小切口;注意大视野;非选择题注意纵横的历史线索,突出主题方式,进行综合性考察。 二、黄天庆老师讲座:《开拓学术视野,站稳中学立场》——实现高三历史高效复习的几点建议; 1、研究江苏真题明确备考方向:江苏试卷的基本风格;与全国卷的关系 ;与新课标的关系; 2、解读学科素养核心: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三、下阶段复习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各校课时相对减少的现状,各校都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调整: 1、加强对历史线索的复习,突破纵横,注意时间性和整合性。在教学内容上要狠抓基础,落实主干、重点、热点知识,我们要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整合,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解,只有搞好主干重点知识的复习,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才不是空中楼阁。 2、复习能力侧重在学科素养方面,以高考考试说明的四大类和12个能力要求为依据。在教学设计上要通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教学,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转变观念,不能死扣教材的知识点,课堂上不能简单地梳理课文知识要点或单纯让学生背书默写。更要关注史料,关注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难点问题,多利用历史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以分解、拓展、深化课本,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阐释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复习课既针对了高考的要求,又能避免复习课的简单枯燥。 3、在教学形式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讨论、探究的形式展开历史教学,课堂教学不能直接呈现教材结论,而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新材料,对新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在进行问题探究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去分析历史问题,用全面辩证的方法去阐释历史事物,用自己的主动实践去体验和感悟历史,从而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4、重视过程性解题技巧的训练。加强考题研究,提高高考复习效果要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要在选题上多花精力,选择能反映高考要求,具有一定思维训练价值的题目。但不要选择过难的试题,最好是选择高考题、《测试说明》中的例题、各市模拟考试题。给学生做的题要自己先做一遍。习题的训练在量的考虑上要多选选择题,要增加训练的量,训练正确率;主观题要精选典型例题,并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课堂训练基本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要减少问数,以一两问为宜。小题训练需要坚持,对于错题,则要注意积累,反复操练,有的学生还要对其个别讲解,直到搞懂为止。要上好讲评课。为了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普遍错误的题目要全班讲,个别错误的题目课后单独进行辅导。要让学生参与课堂讲评,把一些典型错题指定一些学生讲评,特别是答错的学生,由学生自己讲解答题思路和方法,教师注意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做到讲评准备充分、师生互动、评后反思。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