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6-2017第二学期历史组第12周每周一课(韩光)
发布时间:2017-05-05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不详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影响)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封建经济的发展;战争不断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奠定统一基础;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2、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

3、统一意义: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第一:皇帝制度

1、来历:从三皇五帝得名。

2、特点(内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4、核心是:皇权至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实际上由皇帝控制)

第二:秦朝的中央官僚机构——三公九卿制(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1、具体内容:

(1)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到御史大夫牵制;(丞相之下设诸卿)

(2)御史大夫:“掌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3)太尉:负责军事,但秦始皇未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军权。

2、作用:(1)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2)臣议君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第三: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1、郡县制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在新兼并地区设立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2、内容:

(1)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职责: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2)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职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郡县制的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对皇帝负责。

4、作用:中央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代沿用完善。

息技术、思维导图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以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

“核心素养”、“STEAM”等词汇充斥着当下的教育,如何落地,如何与一线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技术可以帮助教师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素材,感知历史;同时利用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容易被新鲜事务所吸引的天性,使这项技术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认知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思维导图就是通过图表的形式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展示信息、理清思路、处理知识结构,并按优先次序排列新的信息。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展示难点、想法以及它们内部的关系,还会通过对思维过程的记录激励创造性思考。在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使用技术手段、思维导图和历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本节课是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基于学生在高一新授课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功底,本节复习课重点利用思维导图通过技术手段带领学生回顾、巩固已有知识点: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达到了知识点的巩固,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运用了互动式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灌输式的被动教学形式,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这样便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禀赋,这也正符合当今教育的思想理念。另外,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一种具有协作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练习活动,它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团结意识,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后半段时间,主要的教学任务是通过习题完成知识点的当堂巩固,这部分教学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利用PAPER软件,实时再现学生的答题,对一轮复习中规范学生答题规范有明显作用,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规范性。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以趣激情,寓知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乃有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之快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