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伟
考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考点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考点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考点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五: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诗词歌赋、文学作品、书、画作品。各种标识、会徽
在哲学中的别名:拓展:意识还有哪些别名:中国人称它道(天道)、意(天意)、理(天理)、命(天命);外国人称它逻格斯、绝对精神、意志;还有如:主义、上帝、黄历、新词语、文字
考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思考题:识别意识的关键词有哪些?
2.意识的产生──
⑴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
⑵意识是 的产物。
意识的表达手段—— 意识内容——
考点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思考:离开了人脑就不能产生意识吗?有了人脑就有人的意识吗? 意识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考点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思考1: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吗?上帝神灵观念呢?梦境?天气预报?
思考2: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吗?
思考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有什么不同吗?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意识的内容是 ,形式是
考点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思考:
⑴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具有什么特点?
⑵窥一斑而见全豹、见微知著等体现哪一个特点?
⑶荀子曰:“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体现哪一个特点?
⑷作文中的想象,书画创作中的标识、会徽的设计体现了哪一个特点?
⑸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吗?为什么?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思考1:意识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吗?
思考2:错误的意识也有能动的作用吗?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关键词:精神状态)
注意:分清反映还是反作用。如诗歌中的“有我之境”体现的是反映还是反作用?
3.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的区别。
思考:“地图和地形”能全面表达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吗?
①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
②旧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庸俗唯物主义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把意识也看作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否认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特征。
考点五: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拓展:物质决定意识还有哪些表达方式?
思考: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是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它的方法论是什么?
归纳:本课的易错易混点有哪些?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有关部门在保护老街古屋之前,先制定了《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是发挥意识作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的表现。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温州老街古屋等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思考题: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为了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决定》为我们明确了未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对于解决“三农”等问题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