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学设计 常州市第三中学 杨春玉 教学目标 1、联系及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3、系统优化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三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 1课时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又见“大白” (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回忆联系观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位置 形象化 理解记忆 授课 考点考情 2017高考说明中本部分的考点呈现 近6年江苏高考本部分所考题型、题量、重点知识 了解考点考情 第一部分: 小生活,悟联系 搜索“联系”:视频中体现了哪些联系的观点? 判断“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一种客观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种主观联系。 4、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5、联系是多样的,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漫画“联系” 1、2016江苏卷选择题《只顾一头》 2、原创题:新旧木桶原理 构建“联系” 结合“万小饿” 判断分析 分析漫画体现的哲理,感悟联系 分析联系含义及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多样性与整体部分、系统要素的关系 1、判断联系含义及三性 2、适当拓展知识点间的联系 3、区分整体部分和系统要素 4、易混点、交叉点及材料的多元理解 5、构建体系 第二部分:大生活,析联系 热点“联系”1: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选择)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请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角度,谈谈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应如何作为? 讨论 热点变选择 选择思变化 变化析联系 审题示范 答题规范 热点“联系”2:塞罕坝(视频) 过去: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清朝晚期,国势渐衰,为弥补国库空虚,同治皇帝宣布开围垦荒。此后,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塞罕坝一带已经彻底荒漠化。 现在: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一代代建设者们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现在的塞罕坝已成为动植物物种基因库;为辽河、滦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使周边区域小气候有效改善;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每年林场销售树苗近千万元,旅游业收入达到4400万元。 分组讨论:从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角度,结合塞罕坝的前世今生,谈谈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及启示。 分组讨论 巩固理解 多元思考 结课 联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联系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继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在我们的美丽中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2017.11.30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