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每周一课(杨春玉)2017.9.27组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7-12-0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教研组 政治 开课主题 新时代的劳动者
研究主题 《经济生活》复习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
开课教师 杨春玉 开课班级 高三 (7)班
开课时间 2017-9-27周三上午第二节 开课地点 录播教室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理性精神”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理性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作为公民培养的目标,对应“理性精神”这一要素,就是要培养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中,本人以考点引领,以李克强总理对就业问题的“置顶”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总理为何如此重视就业问题;以大学生“毕业去哪儿”微视频分析就业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以合同文本实例,和学生讨论就业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同时,以未来新时代的“劳动者”(机器人)发展,引导学生要树立危机意识,因为“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本课设计之初即以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为出发点,尤其突出理性精神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特聘教师徐惠仁老师的指导下,本人对高三复习课的授课思路有了更多思考,即1、明确知识点;2、厘清问题思路;3、掌握表达问题的方法;4、了解新形势新政策。高三复习课,学生要多看书,多归纳,多思考;教师要宏观指导和具体分析相结合,加大复习课的思维量。现在高考出卷材料新颖,设计多变,用现有知识预测未来、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越来越成为考量的一个具体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要时刻渗透时政热点,关注未来趋势,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学会凝练的归纳,精准的表达。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