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生物>>成果分享>>文章内容
《重建师生关系》《少有人走过的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3-12-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皋磊

《重建师生关系》《少有人走过的路》读后感

《重建师生关系》书中提到民国时期夏丏尊先生的一段话: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对所教育的学生,没有爱,倘使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也倒罢了,最多是误人子弟而已,而一旦他还是一个有着极强责任心的人,或者准确点说,他是一个有着极强的名利心的人,那么,后果将不开设想。因为他为了达到功利的目的,几乎会不择手段,假使他再处于权力不受约束的环境中,那么,他将会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对学生造成严重的戕害。这段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反观如今的教育现状,我们对学生的爱更像是一种投资,付出了爱就要求服帖、感恩和报答,这样的爱,学生承受不起,也着实虚假。在书中也举了作者刚刚工作是的一个例子作为佐证。她为学生缝过衣服,做过饭,帮忙交学杂费等等,努力维护“好老师”的形象。当渐渐发现学生不再因作者的关怀感动反而无动于衷,不再听话反而阳奉阴违,不再把老师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反而嗤之以鼻。我们可以想象她当时的失望,因而抱怨朽木不可雕。回首过往,我作为年轻教师时,不也是这样的吗?然而,我们付出的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不求回报,真正的爱是没有负担的。

爱是什么?为了了解真正的爱的方式。在史金霞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如果没有教师的心智成熟,怎么能学会爱自己的学生。书中写到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而言之,我们付出爱,不仅能让他人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一个整天工作、不管妻儿的人,可能眼含热泪对人倾诉:“我爱我的家人。”对子女置之不理的人,也可能以最具爱心的父母自居。这种虚假姿态其实不难理解:把“爱”挂在口头上,或只在脑海里去想象真正的爱,并以此作为爱的证据,这些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通过行动去爱却相对困难。

2、自律——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3、承担责任——我们必须首先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该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还是由我来解决!”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感觉自己不能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他们感觉乏力,在于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4、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一个是为自己强加责任,另一个却不愿意承担责任。

5、尊重事实,绘制人生地图,不要“移情”到过时的地图上

6、排除自己和别人依赖性:

想让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惟有学会独立,且能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一味依赖别人,是最糟糕的活法。

7、培养某种特殊嗜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

8、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9、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10、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11、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

12、你的爱越深,就会越加谦逊,而不是自私和傲慢。

13、恣意、放纵、毫无节制的情感,绝不会比自我约束的情感更为深刻。 “浅水喧闹,深潭无波”。

14、婚姻,是分工与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双方需要奉献和关心,为彼此的成长付出努力。

15、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

16、与懒惰对抗是永恒的战争,你永远不要放弃,它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必经过程。

科学的宗教  科学是复杂的世界观,它具备若干重要的信条。包括:宇宙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观察,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具体重要价值,宇宙的运行遵循若干规律,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人类要形成世界观,理应具有足够的怀疑精神,理应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由此总结出观察宇宙的经验。还有,除非经过亲身体验,否则,我们就不可以自以为无所不知。另外,科学方法的提炼,虽然来自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可相信单纯的经验,惟有多次重复实验而获得的经验,才是值得信任的知识。还需要补充一句:只有在相同情况下,其他人通过类似的经验,也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这才是可靠的经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