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重点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太阳光有杀菌作用吗?请利用所给材料定量地加以探究。
材料:一个有多个菌落的培养皿、接种工具---“印章”、空培养皿、
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等
⑴设计实验步骤:
①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②影印有相同菌落的平板分两组★,每组3只★,分别编号A1、A2、A3,B1、B2、B3;★
③将A组平板置于阳光下,B组处于同温★暗处★;
④相同时间(如8小时),观察记录两组平板上菌落数★。
⑵设计表格,并记录实验结果:
各培养皿中菌落数 |
A组(阳光直射) |
B组(同温暗处)★ |
1号皿 |
||
2号皿 |
||
3号皿★ |
||
平均值★ |
⑶根据实验记录相关问题
操作中遇(想)到的问题 |
影印后两个平板上细菌(菌落)数一样多吗? |
其它 |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值得探究的问题★)
⑷你的实验结论是:
太阳光(不能)能杀菌
拓展:防紫外线太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的防紫外线效果如何?能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探究吗?如果能请写出设计思路。
太阳伞:影印两组★培养基并编号★,阳光下,一组用太阳伞遮住,另一组不遮★。相同时间后比较两组平板上的菌落数★。其它探究类似。
说明:加★处即为教师评价的踩分点。
教学环节二:分离出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菌落特征:边缘光滑,湿润,透明,粘稠的圆形。菌落如右图
⑴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平板划线法分离试管中的细菌
②将划好线的培养皿置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
③从培养皿中的菌落中找到与描述及图形一致的菌落
④沾取上述菌落中细菌再进行平板划线并培养观察,直到得到纯化的大肠杆菌
⑵操作步骤①中的注意点有哪些?
操作中的注意点 |
目的 |
接种环灼烧灭菌★、皿盖打开一条缝隙★而不是直接打开、操作在火焰上方进行★、培养基先灭菌★ |
保证无其它微生物 |
从每一区域线的后端开始划线★、最后一区域不与第一区域相连★、每一次划后都灼烧灭菌环★ |
使“线”上的菌种越来越少 |
⑶结果分析
如何判断你是否得到纯化的大肠杆菌?若未得到请分析原因。
与所给菌落图及文字说明部分进行对照,如果只有一种且完全一样说明得到了纯化的大肠杆菌★;反之则没有。
问题分析:用接种环划线时经常出现培养基表面被划破的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可能原因:划线时用力过大、培养基配制时所加琼脂太少★。
解决方案:划线时控制力度、配制硬度合适的培养基(琼脂加到配方中的上限或更多一点)、选择细合金丝的接种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