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6-22
点击:
来源:生物组
录入者:生物组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工作目标
生物教研组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专业引领和统筹安排;有的放矢地就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集中教研组的力量展开深入研究。
二、教研活动方面
1、教学研究:
(1)“每周一课”活动
按照学校和教师发展处的要求,落实了教研组的常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了“每周一课”主题式研究活动,即基于生物学科关键问题与核心素养关系的研究,通过这一主题式研究将促进本组课题工作的开展。每月一次的常规教研组活动,我们都邀请了特聘教师王明华老师来指导,活动中开课老师精心备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在教研组活动中,王老师还高屋建瓴地规范出生物组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以下是本学期教研组开课情况汇总:
陈 磊 1节校内公开课
凌祎丽 1节校内公开课
史佳丽 1节校内公开课
皋 磊 1节市级公开课 2节校内公开课
丁楚楚 1节校内公开课
(2)初高中联合教研活动
2018年3月23日,生物组承办了常州市生物学科初高中联合教研活动。参加联合教研活动的有常州市生物学科教研员丁静老师,特级教师朱俊老师,秦亚平名师工作室、邰玉韦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常州市区各校初高中生物教师近百余人。生物组皋磊老师与同济中学陈茹吉老师进行了初高中同题异构模拟课堂展示,围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容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反响热烈。
这次联合教研活动,形式新颖、紧凑高效,目的指向性明确,为区域内初高中生物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有效平台;同时,有力助推了生物组教师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的提升。
2、课题研究
我们组多位教师参与了省级课题《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的研究,在生物教学中运用“黑箱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假设和推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其逻辑推理及判断能力。本学期皋磊老师撰写的论文即将发表,为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过程性材料。组内其他教师也积极撰写课题相关论文,有四位老师的论文分获常州市年会论文评比二、三等奖。史佳丽、凌祎丽以及丁楚楚老师的论文在“一师一优课”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
3、教师发展
(1)积极参与特聘教师工作室活动
组织青年教师定期邀请特聘教师王明华老师来校指导,课后与王老师进行交流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多方面问题。通过参加工作室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开阔了组内老师视野,使我们组青年教师在生物教学与教科研方面的能力与水平都得以提高。
(2)积极参加市基本功大赛、实验说课大赛评比
我们组青年教师参加了基本功大赛和实验说课大赛评比,我们组史佳丽老师获得常州基本功大赛市区二等奖,实验说课大赛常州市一等奖。
在比赛的过程中,各位老师都经历了笔试、说课、课堂考核等环节的层层选拔。获奖固然需要,但是,过程中所经受的挫折,以及挫折后的反思更为重要。青年教师也意识到功夫应该用在平时,在平日里的教学中,要多思考多学习,积极听课评课,将好的教学设计记录下来,如此,比赛时才能发挥出好成绩。
4、学生发展
奥赛活动 继续做好生物竞赛的辅导工作:尽早选好选准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辅导老师要定内容、定时间、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在本次江苏省奥利匹克竞赛中,仅有两位位学生初赛时胜利突围,虽然人数不多,但组内仍然积极与一中联系,安排学生参加南师大教授组织的赛前培训,组织学生赴南京参加复赛,只是很遗憾今年成绩不理想只有一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接下来的教研组工作将以生物奥赛辅导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初步计划在暑假成立生物奥赛学生群,通过网络和信息化管理,加强赛前指导,计划之二是组织选拔部分学生参加生物奥赛冬令营活动,为生物奥赛做好充分准备。
回顾本学期生物组教研组工作,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研组工作都按老套路进行,任务的心理比较严重,工作中缺少探索创新。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匮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往往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今后,组内同仁将克服惰性,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教研能力,为生物组发展和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