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06-29
点击:
来源:生物组
录入者:生物组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工作目标
生物教研组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专业引领和统筹安排;有的放矢地就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集中教研组的力量展开深入研究。
二、教研活动方面
1、教学研究:
(1)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按照学校和教师发展处的要求,落实了教研组的常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了“每周一课”主题式研究活动,即基于生物学科关键问题与核心素养关系的研究,通过这一主题式研究将促进本组课题工作的开展。每月一次的常规教研组活动,我们都邀请了特聘教师王明华老师来指导,本学期王明华老师参与的活动有四次,活动中开课老师精心备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在教研组活动中,王老师还高屋建瓴地规范出生物组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以下是教研组开课情况汇总:
陈 磊 1节市级公开课、1节校内公开课
凌祎丽 1节精品课、2节校内公开课
史佳丽 1节校内公开课
皋 磊 2节校内公开课
(2)对外交流方面
本学期常州市秦亚平名师工作室活动即常州三中和常州二中校际交流教研活动在常州市第二中学举行,活动围绕课题《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研究》展开。我们组陈磊老师开设了一节主题为《高三“种子的萌发”二轮复习》研究课,陈老师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为题,通过问题串带领学生从萌发过程中代谢的变化到激素调节的变化再到遗传物质调控的本质层层递进进行复习,主线层次清晰而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大量细碎的知识点以理性思维构建起了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课后,我组教师与工作室成员一起进行评点与交流,秦亚平老师认为两节课都以提升理性思维能力为重点,只要坚持做下去高考对学生来说就没那么可怕。本次活动给大家提供了锻炼、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自身思考和专家引领极大地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3)组织市级“精品课”拍摄活动
本学期,我组凌祎丽老师参加了常州市“精品课”的拍摄活动,凌祎丽老师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公开授课。整节课重温科学史,巡着科学家的脚步,以寻找遗传物质为线索,由科学实验为依据,通过层层设问,深入分析,最后得出DNA是真正遗传物质的结论。凌老师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师生间互动亲切,课堂设计体现了教学逻辑。在准备期间,我校生物组特聘教师王明华老师也来校指导,并与生物组的老师们一起参与了听课,同时课后围绕“课堂教学逻辑性的建构”这一主题进行了评课,展开了深入讨论。在一次次磨课过程中,生物组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2、课题研究
我们组多位教师参与了省级课题《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的研究,在生物教学中运用“黑箱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假设和推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其逻辑推理及判断能力。本学期课题进入中期评估阶段,组内老师积极梳理过程性资料,为课题中期评估顺利通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教师发展
(1)积极参与特聘教师工作室活动
组织青年教师定期赴各校参加王明华老师的名师工作室活动以及邀请王老师来校指导,课后与王老师进行交流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多方面问题。通过参加工作室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开阔了组内老师视野,使我们组青年教师在生物教学与教科研方面的能力与水平都得以提高。
(2)积极参加市、五级阶梯评比
上学期,我们组青年教师参加了基本功大赛和五级阶梯评比,我们组凌祎丽老师活动市区一等奖大市二等奖,史佳丽老师获得市区三等奖,皋磊和陈磊老师获得学科带头人称号。 本学期,皋磊老师参加了常州市评优课比赛,获得常州市区一等奖大市二等奖。
在比赛的过程中,各位老师都经历了笔试、说课、课堂考核等环节的层层选拔。获奖固然需要,但是,过程中所经受的挫折,以及挫折后的反思更为重要。
笔试成绩的提升需要加强高考题训练以及教学设计、编制试题能力的训练。此外,说课环节准备时间仅仅30分钟,一份好的设计不可能在30分钟内完成,可见功夫应该用在平时,在平日里的教学中,要多思考多学习,积极听课评课,将好的教学设计记录下来,如此,比赛时才能发挥出好成绩。上课环节也是如此。
4、学生发展
(1)奥赛活动 做好生物竞赛的辅导工作:尽早选好选准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辅导老师要定内容、定时间、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在本次江苏省奥利匹克竞赛中,我们有三位学生初赛时胜利突围,生物教研组通过与外校联合,加强了赛前培训,组织学生赴南京参加复赛,在联赛中有两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
(2)学生实践工作室 结合生物成绩及平时表现,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成立学生实践工作室,发放创新大赛获奖项目研究内容进行学习,暑假前下发了课题计划书,暑期在生物实验室开展实践工作室活动。通过后期的选拔,确定研究主题积极参与创新大赛。下学期开学初,我们组将邀请姜敦云老师来我校指导(姜老师辅导的学生曾获得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国家参加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获得青少年科学家称号),通过努力,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本学期生物组教研组工作以学校和教师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以公开课、观摩课、听讲座、教学反思以及校际教研互动等形式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揉和起来实现了研究活动的实效性。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