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6-2017第二学期化学组每周一课(贾鹰)
发布时间:2017-04-27
点击:
来源:化学组
录入者:贾鹰
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3.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学会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应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点:平衡常数的理解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
学习过程
【自主复习】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化学平衡的条件是v(正)和v(逆)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平衡是一种_____________平衡,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4)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_______________。
(5)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___________,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已知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a A (g) + b B (g) c C (g) + d D (g) 达到平衡时存在平衡常数K= c c(C)* c d(D) /c b(B)* c a(A),试写出以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2)FeO(s) + CO(g) Fe (s) + CO2(g)
(3)Cr2O72-(橙色)+ H2O 2CrO42- (黄色) + 2H+
【温故知新】
Cr2O72-(橙色)+ H2O 2CrO42- (黄色) + 2H+
1:该反应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2:哪些特征可以说明该反应处于这种状态?
【核心探究】
实验探究1:
实验现象及结论:
步骤 溶液颜色
加NaOH溶液
加HNO3 溶液
思考1:为什么加碱能生成更多的CrO42-离子?
思考2:溶液中原平衡状态还存在吗?
思考3:还能怎么改变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呢?
实验探究2: 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活动:将装有20mLNO2气体的针筒在 t 1 时刻迅速压缩至10mL处并保持不动,
试画出p-t图像。
思考4:对比两张图像的异同点。
思考5:如何用平衡常数解释上述平衡移动规律?
实验探究3: Co(H2O)62++4Cl- CoCl42- + 6H2O 正反应吸热
粉红色 蓝色
思考6:根据已有规律,你能预测温度变化如何影响平衡移动吗?
实验现象及结论:
步骤 溶液颜色 平衡移动方向
室温 紫色 _______
热水 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冰水 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知识升华】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学以致用】教材P56图2-22
思考7:合成氨工艺条件的选择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哪些?
【教学反思】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按不同的实验类型,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从对观察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化学教学中坚持联系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