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化学>>工作总结>>文章内容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 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3-06   点击:   来源:化学组   录入者:陈丽珠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 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工作思路 坚决贯彻落实《常州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常州市“十二五”教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教科研为手段,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加强对课程与教材的研究,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考试命题质量的研究,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力求在新形势下化学学科教研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反思,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对课题研究针对性的细化和落实,改善研究方式,提高研究效果,提升教科研能力与水平。 3.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到共享资源,分享经验与智慧。 4.加强对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研究,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三、工作业绩 (一)课程建设 1.通过对高中现行使用教材的研究,如栏目特点和功能、内容的呈现方式,结合现行课时紧张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资源重新整合与创生,提高课堂容量与效率,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进步和发展。 2.定期与二中等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与问题研讨,加强合作。 (二)教学研究 1.认真落实“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围绕研究主题“如何开展问题情景式教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口更小的研究问题,如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情景的展开、问题的分层设置、实验探究问题等。每位老师将自己的研究问题和培养学生化学素养联系起来,通过问题设置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2、认真完成学校对外公开课工作。2017年12月的校对外公开课是和二中同题异构联合开课。由我和二中王玮老师一起开设了《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从选题、备课、试讲等每个环节,我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化学是实验学科,高一新课如何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这些方案在不断质疑和反思中被推翻,最终经过多次修正,完成定稿,试讲时请房宏老师和组内老师听课,得到充分肯定。在房老师和组内的研讨建议下,对一些细节进行优化。开课时,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3.组织化学组教师撰写“教后记”。我认为教后记研究的内容可以是最近所上的新课,也可以是以往所上的印象深刻的老课或曾经很成功的一堂课。因为撰写教后记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过程或问题的研究自我反观,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4.组织各备课组对各年级的优秀教案、学案、PPT、单元练习、阶段练习、错题集等教学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做好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特别是高三化学和高二选修化学,只有一个物化班,备课组只有一个老师,这时就体现了我们化学教研组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团体,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我们会把这一届所有的教学资料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届物化班,虽只有一个人教学,但绝不是孤军奋战,会有人不断打气、提点、切磋。 (三)考试研究 1.高二备课组在总结以往学业水平测试的经验和问题基础上,制定了学业水平测试应试策略,将新课、复习和练习有机结合,提高复习效率。高三化学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并收集相关高考信息,进行整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各年级认真完成月考、期中期末试卷命题工作,做好高二小高考、高三模拟测试的阶段命题工作。 3.关心、研究兄弟学校间的阶段测试、模拟测试,做好交流和分享。 (四) 网络建设 1.通过QQ加强教研组成员相互交流和合作。 2.进一步研发网络资源,加强网络教研。 (五)其他工作 1.在二中、三中联合教研活动中请特级教师房宏作了关于关注、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专题讲座。 2.12月高二年级进行市教育局组织的实验考查,高二备课组圆满完成任务。 2.加强与兄弟学校化学组老师间交流和合作,特别是考试年级,要和其他学校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