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高三物理《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偏转(临界问题)》教学反思——王鑫
发布时间:2017-11-16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不详
【考纲分析】磁场同电场一样,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常见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重点知识点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安培力、洛伦兹力的性质等。命题形式多把磁场的性质、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知识、功能关系、电磁感应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计算题甚至压轴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物理过程和运用规律的综合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
高考试卷的压轴题,难度大,分值也大。难易设计有梯度虽说压轴题有难度,但并不是一竿子难到底,让你望题生畏,而是先易后难。通常情况下的第(1)、(2)问,估计绝大多数考生还是有能力和信心完成的,所以,绝对不能全部放弃。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偏转(临界问题)问题的能力特设计了本节课。
【学情分析】高三(1)班是物化班,平时测试物理成绩处于年级前列前列。学生理解能力较好。
【教学思路设计】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关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若干建议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尽可能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我采用合作学习,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点评,归纳规律,课后提升巩固的教学思路。
【效果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本节课的,能够正确掌握处理临界问题的一般方法。
2、最值相切:学生能够快速作出相切圆,并根据三角函数求解圆周运动半径。
3、多解问题:这一类问题是高考中的难点,通过侧移量的分析,学生掌握了通过弦长描述侧移量的方法。这类问题在习题教学中还需要要进一步强化。
【教后反思】
1、教学内容设计的题目难度较大,但是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很好的铺设了台阶,让更多的学生掌握了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2、Ipad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的解答的呈现更加直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
3、教师引导点拨适时适度,在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的临界问题时能够关注题目中一些特殊词语如“恰好”“刚好”“最大”“最小”“最高”“至少”,挖掘隐含条件,探求临界状态或位置;
4、师生能够小组交流等形式共同归纳出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由于课堂的难度和容量都较大,导致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的关注太少,这是以后要注意的方向。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