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每周一课(戴洪飞)
发布时间:2018-05-28   点击:   来源:数学组   录入者:戴洪飞

《计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排列组合一些常见的题型及解题方法,能够运用两个原理及排列组合概念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2)提高合理选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排列、组合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 分步计数原理

2. 分类计数原理

3. 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以及两种公式的区别和练习

二.数学应用

1.例题:

例1.2名女生,4名男生排成一排.

   (1)2名女生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种?

   (2)2名女生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种?

   (3)女生甲必须排在女生乙的左边(不一定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种?

解:(1)“捆绑法”:将2名女生看成一个元素,与4名男生共5个元素排成一排,共有

种排法,又因为2名相邻女生有

种排法,因此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2)方法一:(插空法)

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将4名男生排成一排,有

种排法;

第二步,排2名女生.由于2名女生不相邻,故可在4名男生之间及两端的5个位置中选出2个排2名女生,有

种排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种.

方法二:(间接法)

因为2名女生的排法只有相邻与不相邻两种情况,所以由(1)的结果可知,2名女生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

种.

   (3)方法一:(特殊元素优先考虑) 

分2步完成:

第一步,排2名女生.由于女生顺序已定,故可从6个位置中选出2个位置,即

第二步,排4名男生.将4名男生排在剩下的4个位置上,有

种方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方法二:(概率型算法)

故符合要求的排法数为

种.

例2.高二(1)班有30名男生,20名女生,从50名学生中 3名男生,2名女生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思考:如果上述问题解答分两步:先从30名男生中选3名担任3种不同职务,再从20名女生中选2名女生担任不同职务,则结果为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从30名男生中选3名担任3种不同职务的方法数应为

说明:排列、组合综合问题通常遵循“先组合后排列”的原则.

例3.某考生打算从

所重点大学中选

所填在第一档次的

个志愿栏内,其中

校定为第一志愿;再从

所一般大学中选

所填在第二档次的三个志愿栏内,其中

两校必选,且

前.问:此考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填表方法?

解:先填第一档次的三个志愿栏:因

校定为第一档次的第一志愿,故第一档次的二、三志愿有

种填法;再填第二档次的三个志愿栏:

两校有

种填法,剩余的一个志愿栏有

种填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此考生不同的填表方法共有

(种).

例4.有

只不同的试验产品,其中有

只次品,

只正品,现每次取一只测试,直到

只次品全测出为止,求最后一只次品正好在第五次测试时被发现的不同情形有多少种?

解:本题的实质是,前五次测试中有

只正品,

只次品,且第五次测试的是次品.

思路一:设想有五个位置,先从

只正品中任选

只,放在前四个位置的任一个上,有

种方法;再把

只次品在剩下的四个位置上任意排列,有

种排法.故不同的情形共有

种.

三.回顾小结:

   (1)解决有关计数的应用题时,要仔细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问题究竟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还是应直接利用分类计数原理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是分类与分步交织在一起,要准确分清,容易产生的错误是遗漏和重复计数;

   (2)解决计数问题的常用策略有:(1)特殊元素优先安排;(2)排列组合混合题要先选(组合)后排;(3)相邻问题捆绑处理(先整体后局部);(4)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5)顺序一定问题除法处理;(6)正难则反,合理转化.

四.课外作业:

五:教后反思

1. 学生对于分步和分类计数原理还不够熟练,灵活应用程度不够,对于本课的基本方法还能掌握,但缺乏相应的理解,后续教学中还应多增加讨论探究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

2. 课堂设计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设问环节需要多层次多铺垫,多给学生考虑和消化时间。提问方式可以多样化,增加学生自主讨论,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 课堂小结应该留足够时间给学生自主总结。

 

an>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